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退款詐騙近期大幅上升

  • 發佈時間:2015-08-13 17:29:36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林丹妻子謝杏芳遭遇“機票改簽”詐騙、被騙45635元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電信詐騙的關注。每年夏秋消費旺季都是電信詐騙高發期,今年北京地區出現哪些網路、手機詐騙新手段?一旦遭遇詐騙,消費者如何才能亡羊補牢,將損失降到最低?

  據統計,退款類詐騙今年大幅上升。謝杏芳遭遇的“航班取消、辦理改簽賠償”詐騙,也可歸為此類。這類詐騙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管理不規範的賣家,將消費者訂單資訊洩露。詐騙分子獲得訂單資訊後,利用大多數消費者對退款流程不熟悉的弱點,以退款為名讓消費者登錄釣魚網站,騙取銀行卡賬號資訊。

  專家提醒廣大網民,儘量在受騙後1小時內報警。據公安機關統計,被騙後1小時內報警,是追回錢款的黃金時間,錯過這個時間點,騙子往往已將錢轉移、取現。2015年1月至6月,某地公佈共接虛假資訊詐騙警情4329起,累計被騙金額達5664.85萬元。然而僅有不到兩成受害人能在黃金時間報警。專家提醒網民,一旦發現被騙,留存一切線索證據並儘快報警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謊稱缺貨退款

  實為釣魚網站

  自稱某大型電商平臺的店主,能準確説出你的姓名和所買商品,然後表示因系統升級或物流不暢暫無法發貨,要給你退款,再發個退款頁面讓你填資訊。當你碰到這種看似再尋常不過的網購小插曲時,你會意識到對方可能是騙子嗎?

  一天下午4點半左右,張小姐從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條連衣裙。半小時後,她接到一位小姑娘的電話,自稱賣家客服。“客服”首先向張小姐核對訂單資訊,包括下單時間、收貨地址、訂單號。張小姐確認後,“客服”説由於南方某地發大水導致物流延誤,張小姐買的裙子暫時無貨,問張小姐是否同意退款。“店家缺貨咱也沒辦法,只能接受退款啊。”張小姐表示,由於“客服”將她的訂單資訊説得完全正確,她絲毫沒有懷疑就同意退款。這時,“客服”説退款交易只能由張小姐發起,而且必須在電腦端操作。張小姐表示馬上要下班了,於是“客服”要了張小姐的QQ號,説晚上再聯繫。

  晚上7點半,張小姐剛剛吃完飯,“客服”的電話便打來。張小姐一邊接電話一邊打開電腦。按“客服”要求,她先將對方加為QQ好友,“客服”隨即通過QQ發給她一條連結。張小姐想都沒想,便點擊進入類似銀行卡綁定操作的頁面,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開戶行、手機號、驗證碼等資訊,就像正常的網購支付流程一樣。“我當時滿腦子都想著其他事情,就想趕快把這筆退款處理完。要是平時我能想到,退款操作不需要輸入銀行卡資訊,賣家也不應該通過QQ跟我聯繫。”張小姐稱,騙子的釣魚頁面做得很逼真,連公安備案號都有,因此沒引起她絲毫懷疑。待張小姐一切填完,“客服”很客氣地結束了通話。

  大約過了20分鐘,張小姐突然收到銀行發來的餘額變動短信,顯示她“異地POS消費49999元”。看到短信,張小姐心裏咯噔一下,猛然意識到自己大概上當受騙了。她趕緊給之前的“客服”打電話,哪還打得通。此時她發現“客服”用了兩個手機號跟她聯繫,QQ留言也不再有回應。張小姐立刻挂失了銀行卡,並讓銀行查詢49999元的去向。銀行告知,錢是在一家銷售虛擬商品的網站消費掉的。張小姐又致電該網站客服,網站稱只能向警方提供賬戶的交易細節。

  偽裝微信好友

  盜號後騙錢

  冒充微信好友,謊稱刷機丟失手機號,騙取驗證碼後盜號,再偽裝成被盜號的機主四處借錢。6月底,在海澱區某網際網路公司上班的晶晶和她的哥哥就遭遇了這樣一連串的詐騙,幸虧發現及時,騙子沒能得逞。不過晶晶至今仍心有餘悸:“現在只要有人管我要手機號,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會又是騙子吧?”

  據晶晶描述,一個工作日的下午,她收到哥哥發來的微信,稱其手機號變更。晶晶有段時間沒跟哥哥聯繫了,便詢問他家小寶寶近況,但“哥哥”沒有回復。“我心裏有點納悶,但只是一瞬間,很快就忘了。”第二天中午,“哥哥”又發來消息説,朋友向他借2萬塊錢,他不想讓晶晶嫂子知道,希望通過晶晶把錢打給對方,他再把錢還給晶晶。“我知道我哥是能幹出這種事的人,所以也沒多想,就按他要求把銀行卡號和賬戶名發給他了。”不一會兒,“哥哥”也把“借款人”的賬號發了過來,讓晶晶儘快打錢。這時,晶晶突然發現哥哥原來微信號的朋友圈仍在更新。“我一下子意識到不對,那人是冒充的!”於是晶晶趕緊打電話向哥哥核實,得知哥哥根本沒換號,也沒向她借錢。

  得知有人在微信上冒充自己,晶晶哥哥很吃驚。在晶晶的提醒下,他努力回想起來:一個多月前,微信上有個好友説刷機了,沒有他手機號,他當時也沒多想,就把手機號給了對方。不久,對方又説登錄微信需要驗證,系統將驗證碼發送到了他的手機上,向晶晶哥哥索要驗證碼。“我哥一向大大咧咧,就把驗證碼發過去了。不到兩分鐘,他就發現自己的微信被‘踢’下線,登錄時提示密碼錯誤。”等晶晶哥哥通過微信客服找回原號,質問對方剛才怎麼回事時,對方連連道歉稱自己操作錯誤。晶晶哥哥此時並沒有意識到微信號已經被盜,很快就把這件事忘了。

  “騙子特別狡猾。被盜號時,我哥微信零錢包裏有兩百多元的零錢,騙子都沒動,否則當時就會被發現。他是在有了我哥朋友圈、下載了我哥頭像以後才開始行騙的。”雖然晶晶只把開戶名和賬號發給騙子,並沒有告訴騙子取款密碼,但她還是登出了這張銀行卡。同時,晶晶哥哥也連續幾天在朋友圈警示親朋好友們不要與冒充他的人接觸。

  驗證碼萬萬不能洩露

  針對微信盜號類和網購退款類詐騙,記者請教了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安全聯盟的專家。專家表示,微信盜號的關鍵是受害人洩露了驗證碼,讓騙子得以借用受害人的社交身份進行詐騙。如果被盜賬號裏面的微信零錢較多,騙子會通過發紅包等方式將零錢轉移;如果零錢較少,騙子就會冒充受害人向別人借錢。一般人一看是熟人發來的,防範意識不會太強,可能不核實真假就開始轉賬。有時騙子向每人只借幾百塊錢,積少成多也能騙到不少。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每個驗證碼是幹什麼用的,不要輕易將驗證碼洩露給他人。

  據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安全聯盟統計,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普及,退款類詐騙今年大幅上升。謝杏芳遭遇的“航班取消、辦理改簽賠償”詐騙,也可歸為此類。這類詐騙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管理不規範的賣家,將消費者訂單資訊洩露。詐騙分子獲得訂單資訊後,利用大多數消費者對退款流程不熟悉的弱點,以退款為名讓消費者登錄釣魚網站,騙取銀行卡賬號資訊。要想杜絕這類詐騙,一方面要提醒消費者增強防範意識,看清網站連結;另一方面也要敦促大型電商平臺加強對賣家的管理,防止訂單資訊外泄。

  慎用

  “短信保管箱”業務

  從6月中旬到7月上旬,北京地區多位工行儲戶遭遇了存款被盜事件。這些儲戶大多被犯罪分子強行開通了工行僅憑藉短信驗證碼就能快速交易的“e支付”業務。同時,犯罪分子借助非法途徑截獲短信驗證碼,輕而易舉地盜竊存款。經初步調查,犯罪分子是通過中國移動的“短信保管箱”業務截獲受害人認證短信的。

  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安全聯盟的專家告訴記者,現在快捷支付賬戶體系的管理方式比較多,持卡人的資金賬戶在銀行,但手機賬戶在電信運營商,而這兩個賬戶的安全級別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金融賬戶的安全等級較高,手機賬戶可能只需要手機號加服務密碼就可以登錄,安全級別較低。中國移動推出“短信保管箱”業務也是從服務客戶的角度,將客戶短信備份歸集到某個地方,然而沒想到被犯罪分子利用了。犯罪分子一旦獲得持卡人的卡號、手機號,就可以去銀行開通快捷支付。專家指出,這一事件暴露出由於賬戶安全強度不同造成安全漏洞,解決辦法只有銀行和運營商跨界合作,為客戶提供整體的安全服務,才能杜絕這種安全隱患。對消費者來説,要儘量加強賬戶獨立性,專戶專用,用於網購的銀行卡內不要存太多錢,可以減少損失。

  張品秋 J229

  看清了,這不是移動,是釣魚網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