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畜牧業治污不能一“退”了之

  • 發佈時間:2015-08-13 04:32: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東生

  我國養殖業是在大量農業裝備和先進技術快速應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伴隨發展而來的農業廢棄物污染問題,也深深困擾著行業發展。如何解決污染問題,各地通常對規模養殖企業採取的是“上山下鄉”之策,似乎退城成了養殖業無奈選擇。

  這些年,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在生産上想得多,不惜斥鉅資引進世界上最先進養殖、加工設備,而在農業廢棄物處理設備的投入上少之又少。因為啥,規模生産線可以出GDP,而廢棄物處理很難看到現實利益,當然做起來也難。退城是解決好廢棄物處理問題最簡單、最方便的辦法,於是各地都在打“退城牌”。企業受資金實力所限,在退城後的再發展中大多采用了“公司+農戶”生産形式,形成養殖放在農村散戶手中,加工留在企業自己手裏的格局。然而十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般齊,儘管採用供種、飼料、防疫、加工的“四統一”生産模式,卻很難將散養戶納入生産的全程監管,因此畜産品品質問題時有發生。畜禽産品加工需要集中處理,因此涉及跨地長途運輸,不僅加大了生産成本,而且增加了運輸中可能的疫情傳播和動物交叉感染。

  “聖農”在注重生産發展的同時,始終沒有忘記對環境的保護責任,這為各地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借鑒。當下,也有不少地方探索了一些方法,像辦養殖集中小區。把養殖戶集中起來,形成相對集中的養殖區域,再加以政府的一定扶持,也可以較好地解決養殖生産中畜禽糞便污染問題,而且還解決了動物集中防疫問題,提高了畜禽産品的品質安全。

  在強調環境保護的今天,大城市要留住碧水、藍天和清潔的空氣,小城鎮和農村同樣需要潔凈的生活環境,發展畜牧業不應以犧牲小城鎮和農村環境作為代價。如果説超大城市養殖業退城是政府在各種原因影響下的無奈之舉,中小城市也跟著爭打“退城牌”卻並非明智選擇,只要各地在農業廢棄物處理上舍得投入些,發展畜牧業同樣可以保護好秀美山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