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 嚴苛法律讓逃稅者無處遁形

  • 發佈時間:2015-08-11 11:09: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今年初加大打擊逃稅力度的新法律生效以來,德國的逃稅者紛紛向當地財政部門自首,主動交代藏在境外的存款。根據德國《週日世界報》對德國境內16個聯邦州財政部的調查,截至2015年6月底,共有10512名逃稅者自首,補交稅額並接受處罰。專家預測,這一數字還將繼續上漲,到今年底共計會有兩萬餘名逃稅者自首。

  目前,德國各級政府一共有38項徵收稅項。根據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的一項統計,扣除稅費後,一名德國已婚中産階層每月實際收入約為稅前收入的60.61%。然而在2015年以前,德國對逃稅者的法律制裁並不嚴厲。此前,逃稅者只要自首並補繳過去5年所逃稅款,就可以免除刑事責任。因此,很多高收入人群,尤其是富人,把錢存在瑞士、盧森堡等周邊國家來逃稅。

  為打擊逃稅行為,穩定財政收入,德國政府於今年初實行更為嚴格的新法律。新法律規定,2015年起,免予處罰的逃稅金額門檻從5萬歐元降至2.5萬歐元;凡逃稅額高於2.5萬歐元者,即使自首也將受到懲罰,最高可判處5年有期徒刑;自首者罰款金額也從應繳所逃稅額的5%提高到10%—20%,並附加6%的年利息;對逃稅者的追究期從過去的5年延長至10年。

  為避免更嚴厲的懲罰,大批逃稅者趕在2014年底前到稅務部門自首逃稅事實。去年自首人數共計39812人,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補繳稅款逾13億歐元。對此,去年底專家們紛紛預測,大部分逃稅者會迫於新法律的威懾力而選擇在其生效前自首,因而自2015年起,逃稅自首人數會大幅下降。

  “然而2015年上半年的自首人數遠遠超出此前預期。”德國稅收工會主席托馬斯·埃根塔勒表示,“這表明,德國境外‘黑錢’問題曾經並且仍舊多麼嚴重。”為追蹤境外“黑錢”,德國聯邦政府和州級政府一直在通過高價向瑞士銀行購買德國客戶名單數據,追查逃稅行為。今年上半年自首數最高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也是購買此類數據最多的州。該聯邦州財政部部長瓦爾特—波爾嚴斯稱,該州每次購買此類數據的花費在100萬—350萬歐元不等。“事實是,通過這些數據追回的逃稅款項,要遠高於購買數據的花費。”

  2014年11月,在德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一項自動交換銀行資訊協定在首都柏林簽署,同時在51個簽約國生效。協議規定,2017年起,簽約國將自動交換海外賬戶的廣泛資訊,包括持有者姓名及其賬戶餘額。列支敦斯登、盧森堡等此前被視為逃稅天堂的國家,紛紛加入該協定,以銀行保密體系著稱的瑞士也承諾將於2018年加入。今年4月,瑞士當局在網際網路上公佈了一批有逃稅嫌疑的外國賬戶資訊,包括持有者姓名和住址。種種跡象表明,逃稅者將很快無處遁形。埃根塔勒稱,與逃稅者的鬥爭是一場持久戰,不僅要從法律上對逃稅者施壓,對銀行系統也應該施加更多壓力。“逃稅者不僅‘黑’的是自己的信譽,還‘黑’了銀行。”他建議,在不久的將來,協助逃稅者開戶的銀行也應該一同接受司法調查。(本報駐德國記者 馮雪珺)

  (本報柏林8月10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