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高山群眾“搬進”新生活

  • 發佈時間:2015-08-11 09:30: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重慶訊】作為重慶市重點民生實事,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實施近3年來,已有近17萬貧困群眾搬離大山,過上了新生活。在重慶,貧困戶之所以“搬得動”,靠的是扶貧政策疊加,通過差異化幫扶真正“瞄準”深度貧困。

  扶貧搬遷,讓貧困農民從貧瘠高山向居住、生産條件較好的平壩農村轉移,是一種效果很好的脫貧方式。但以前搬遷成本高,不少貧困農民“享受不起”扶持政策,只能固守在偏遠深山和貧瘠的土地上。

  在大山深處的雲陽縣蘭溪鎮金銀村,山高坡陡、飲水困難,生存條件惡劣。為扶貧脫困,縣扶貧部門、鎮政府多次動員村裏貧困群眾異地搬遷,但少人響應,原因就是農民窮、搬不起。有貧困戶算了筆賬,異地搬遷起碼有兩項成本,一是新建或購買房屋、取得宅基地使用權,起碼要15萬元以上;二是搬遷運輸費等支出,一般都要一兩萬元。對貧困戶而言,搬遷門檻不低。

  “傳統的扶貧方式,資源雖然到了貧困鄉鎮、貧困村,但得到這些資源的可能不是最需要幫助的人家,容易‘扶強難扶弱、搬富難搬窮’。”重慶市扶貧辦主任劉戈新説,在重慶,讓農民“搬得起”,靠的是“整合政策補一點、地票交易籌一點、農民自己出一點”,使貧困群眾享受得起扶貧搬遷政策。

  重慶規定,搬遷中農民能退出宅基地,可以通過全市統一的土地交易平臺進行宅基地復墾,開展地票交易,目前農戶一畝宅基地退出,可以獲得13萬元以上收益。在涪陵區珍溪鎮洪湖村搬遷安置點,現已入住搬遷群眾100多戶,新房寬敞明亮。農民譚明清一家經濟條件一般,5口人只有4畝地,一年打工、種地的收入不到2萬元。“以前就我這點收入,要搬進新房想都不敢想。現在不同了,有了‘地票’交易,我家0.6畝宅基地,能得到近8萬元,加上政府危舊房補助,我在安置點上買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生活條件好多了。”譚老漢説。

  除“地票”交易外,重慶還打破過去部門資金“各自為政”的局面,將國土整治、危舊房改造、道路建設等資金“打捆”使用,統一用於扶貧搬遷項目。同時,實施差異化幫扶,在落實每人搬遷補助8000元基礎上,再給深度貧困戶1000元—2000元傾斜補助。記者採訪發現,整合幫扶資源和土地交易創新,可使重慶貧困戶搬遷資金缺口從10萬元以上降低到4萬元以內,大大提高了搬遷受益覆蓋範圍。

  劉戈新説,根據測算,重慶扶貧搬遷每人平均基礎設施投入成本是1.1萬元,比就地扶貧能節省30%-50%。搬遷農民返貧率不到1%,遠低於全市5%的平均水準,作為一種成本低、效果好的脫貧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貧困農民的歡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