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化企業“走出去”平臺作用凸顯

  • 發佈時間:2015-08-10 15:31:1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汪名立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8月,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文化保稅園正式開園運營。該基地由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與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合作建立,並由文化部正式授牌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一年來,基地建設了北京國際文化藝術保護中心、國際文化貿易資訊服務中心、國際文化貿易金融服務中心、文化藝術口岸交易中心、文化保稅綜合服務中心五個服務平臺,為園區內外企業提供系統的國際文化貿易基礎服務。近日,歌華集團貿易總監、歌華美術公司董事長潘劍平就基地建設和招商等問題接受了國際商報記者的採訪。

  記者:從去年8月份開園以來,北京基地主要完成了哪些重點工作,企業的入駐情況如何?

  潘劍平:2014年8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部關於加快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建設發展的意見》正式印發。《意見》從總體要求、發展目標、主要任務、政策措施等方面對基地建設作出了全面指導,是基地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基地開園一年以來,主要工作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文化貿易新業態實踐和孵化、配套服務等基礎平臺建設,以及政策創新實踐和招商。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期工程國際文化貿易企業集聚區的主體和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包括國際文化商品展覽展示區、藝術財富中心、國際影視作品製作等功能區也在建設中。此外,我們還將建設一個國際文化産品交易服務中心,包括交易空間、配套的存儲庫房和免稅商店等。

  今年春節後,基地的招商工作正式啟動,圍繞文化貿易業態而展開,主要集中在藝術品展覽展示、影視傳媒、動漫遊戲等文化創意領域。目前有多家企業已經入駐園區,不少企業正在洽談中,預計年底前將有數十家企業入駐基地。

  記者:建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旨在推動文化貿易發展,北京基地在促進文化産業“走出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潘劍平:我們希望幫助更多的文化企業“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場,到國際市場發展。但從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文化企業的市場化程度低,規模比較小,綜合競爭力不強,還缺乏“走出去”的實力。

  我們也在引進國外優秀的文化産業,讓基地內的國內企業與之交流、合作和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産品品質,壯大自己的實力。

  今年年初,在文化部的指導下,基地積極參與“歡樂春節”項目,在南韓、義大利、迪拜等地推廣設計貿易項目,取得很好的效果。

  文化産業的核心是人的智慧和創意,強調的是文化品位和內涵。文化産品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時,不僅具有商業價值,而且傳播並建構著文化價值,對社會正能量的積聚和擴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基地提供的服務都是針對文化貿易的特徵和特點的。基地作為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平臺,旨在為文化創意企業的創意研發、生産製作、倉儲物流、展示推廣、鑒定評估、交易交割等提供全産業鏈服務。

  記者:北京基地相對其他園區有哪些特色和優勢?下半年基地會有哪些重點工作和活動?

  潘劍平:基地的戰略定位是首都文化創意産業功能區的示範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體制的創新實驗區、國際化文化貿易市場、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培養區。作為文化保稅園,入駐的企業都是文化産業的企業,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進口商品免證、免稅、保稅”和“出口商品進區及區內生産退稅”的優惠政策;作為功能區,入駐基地的企業還有可能享受國家和北京市兩級産業鼓勵政策,例如項目的金融貼息優惠政策等。

  下半年的工作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會舉辦一系列的重大活動:8月25日是基地開園一週年紀念日,我們會圍繞基地示範性項目和重要服務平臺建設情況分項召開專題研討會,屆時將邀請政、學、業界的知名人士共同參與探討,集思廣益共同促進基地建設發展和招商工作的推進;今年在基地首次舉辦的北京國際設計貿易交易會將於9月23日開幕,屆時會向公眾展示創意設計,同時也向廣大市民推薦高品質的未來生活模式;11月底還會舉辦基地第一屆文物回流展覽會。其次,服務好已經入駐的企業是目前我們的主要工作,我們將加強文化企業“走出去”的能力培養。再次,基礎設施建設還會有條不紊地進行,為基地內外企業提供文化貿易綜合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