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超市生存亦面臨挑戰 靠生鮮贏得轉型時間?

  • 發佈時間:2015-08-10 08:01:0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一號店、京東商城等電商價格戰的猛烈攻勢之下,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網上購買生活必需品,價格便宜而且送貨到家的電商,無形中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也改變了傳統超市、大賣場的生存環境。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大型商超的生存空間仍在,與電商相比,其最大的生存優勢就是生鮮食品。

  超市關店潮同樣迅猛

  自去年以來,超市、便利店的關店力度絲毫不遜於百貨業,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樂購、人人樂……這些曾經雄霸一方的零售霸主都主動或被動關閉門店。不斷傳出關店消息的沃爾瑪計劃關閉30%的中國門店,卜蜂蓮花已相繼關閉了上海天山店和北京望京店兩家店;全球三大零售商之一的TESCO樂購索性將其在中國的業務打包出售給華潤萬家,這其中包括135家門店及19家購物商場。面對零售業大環境的蕭條,華潤方面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挽救頹勢,華潤整合樂購的方法就是不斷關閉及出售虧損店面。而起源於深圳的連鎖商業集團人人樂在2014年關閉18家門店,關店理由為“進一步減輕虧損門店給公司帶來的經營壓力”。

  業內人士指出,在租金成本、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大型商超的運營成本也隨之逐漸升高,而外資超市對華市場變化和反應速度比本土超市遲緩,租金優勢不再也導致外資超市成為關店的先鋒。“外資超市因為有政策優惠所以擴張得比較強勢,但快速擴張也埋下了隱患,比如家樂福就是選址不夠謹慎,沃爾瑪則是收購上不謹慎。”一名業內人士指出。

  大型超市網際網路+初體驗

  對大型超市而言,在電商的衝擊下,其生存空間依然存在。

  人人樂董事長何金明指出,電商帶來的衝擊是普遍的、持續深入的,接下來這種衝擊會蔓延到省會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甚至部分縣城的大賣場也會感受到電商業帶來的寒潮。除了外部衝擊,傳統大賣場還面臨著高租金、高人工、高能耗、高折舊壓力的挑戰。不過,電商的持續發展也會遇到缺乏線下優勢支撐的問題。“隨著電商發力線下,其經營成本、經營管理的瓶頸也會顯現出來。傳統零售商轉型過程中同樣也不僅僅只有劣勢,生鮮食品經營將是線下零售企業的經營優勢。”

  而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可以滿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商超比百貨業有更大生存的幾率,與電商相比,傳統商超大賣出的優勢是冷鏈物流,應該將其優勢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今年以來,各大商超賣場都在進行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活動,物美的支付寶日的推廣對象甚至蔓延到每天早上排隊買特價雞蛋的大爺大媽,不過商超賣場的網際網路+之路依然十分漫長。沈萌指出,大多數商超、大賣場的網際網路+,仍然停留在支付階段,並沒有深入到零售模式的環節,“借助網際網路等工具在改良零售現有的業態,並沒有改造和顛覆現有的業態。”

  ■連結

  便利店才是O2O理想載體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也使得便利店的生存狀況每況愈下,靠不斷收縮來應對挑戰。在業內人士看來,小而美的便利店的轉型之路更為容易也更易見效,便利店很容易變成網際網路巨頭們O2O最理想的載體。

  韓小姐發現,自己家附近的後現代城的7-11店已經悄無聲息地關張了,與此同時,她常去光顧的單位旁邊7-11店也不知去向。一時間,生活半徑內的7-11店全部消失使得韓小姐悵然若失,“連買口水和零食都不知道上哪兒去”,韓小姐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

  7-11在全國範圍的關店潮早就有跡可循。早在2012年,7-11這家全球最大便利店在中國就開始遭遇“關店潮”,其廣州和上海都有關閉調整分店的消息;2014年,7-11在四川關了近30家門店;而今年,7-11的關店潮也蔓延到了北京。7-11的關店僅僅是便利店業態大收縮的縮影,在核心商鋪的租金普遍上漲以及電商的衝擊下,全家、喜士多等便利店等都在陸續收縮戰線。

  和其他的零售業態一樣,便利店的轉型同樣勢在必行。由於大多分佈在居民區,更貼近消費者,“小而美”的便利店比百貨更容易轉型。

  “便利店才是O2O最理想的載體”,沈萌指出,便利店未來更容易跟電商達成合作,以後變成其落地的網點,“從一個銷售終端變成O2O的線下一端。”

  和大型商超、賣場相比,“船小好調頭”無疑是便利店的優勢。

  ■連結

  社區O2O平臺也來分杯羹

  在O2O浪潮下,愛鮮蜂這家向用戶提供一小時內的配送和零售服務的社區O2O電商平臺,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脫穎而出,充分顯示出社區O2O的巨大前景。

  在宅經濟時代下,愛鮮蜂定位為“掌上一小時速達便利店”,主打“新鮮美食,閃電送達”。在愛鮮蜂移動端,定位平價的水果是一個重要的品類,除此之外,各式海産鮮食,各類酒水飲料,各地特色滷味,以及每季熱品如麻辣小龍蝦、哈根達斯、星巴克等明星産品也應有盡有。

  之所以能在眾多O2O平台中脫穎而出得益於愛鮮蜂獨特的眾包微物流模式。他們會提前將眾多貨品配送到眾多社區的小店裏面,再由每個小店送貨到府,解決最後一公里。在保鮮策略上,他們通過數據分析小店附近的客流與受眾,按需分配商品給不同的社區小店。每個社區小店本身具備冷藏條件,短時間內的生鮮製品不易受到腐敗變質的威脅。

  據愛鮮蜂方面介紹,自成立以來,愛鮮蜂APP已經有超過500萬的用戶量,而日單量達到10萬單,平均月流水則超過1億人民幣。社區O2O電商平臺的火爆一方面盤活了不起眼的社區小店,一方面則給了傳統連鎖便利店更大的壓力,蛋糕被分食的傳統連鎖便利店只有兩條路,要麼自己加快O2O進程,要麼借助合作夥伴的力量快速切入O2O領域。

  本版撰文 北京晨報記者 陳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