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稅統一劃線 不一定是個好辦法

  • 發佈時間:2015-08-10 03:29:36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葉檀

  最新調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佈,房地産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房地産稅法最快將於2017年出爐。本屆人大任期到2017年底,如果大致方案成型,明年徵求意見,2017年提交審議並獲得通過,花費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整體立法工作,是大概率事件。

  房地産稅重要性毋庸置疑。第一類立法規劃項目中還包括環境保護稅法、增值稅法等,説明房地産稅法作為基礎法律,納入立法範圍。房地産稅立法需求也比較急迫,列入第一類項目,説明其基本理念已經比較成熟,將與其他房地産稅費改革形成整體改革方向,與消費稅等將成為地方主要稅種。

  值得指出的是,徵收房地産稅並不是因為政府要增收,而是稅收目標發生變化。目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中一半左右靠出售土地與圍繞房地産的稅收,稅費集中在開發環節與交易環節,而且各個地方都不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一個房地産開發項目經歷立項、建設、配套、銷售等諸多環節,涉及繳納的稅費多達60余項。針對房地産開發企業主要涉及的有營業稅、城建稅、教育附加費、土地增值稅、印花稅以及契稅等。以房企銷售額100萬元為基數,按銷售額的5%徵收營業稅5萬元,按營業稅的7%徵收城建稅3500元,按營業稅的5%徵收教育附加稅2500元,按利潤25%徵收的所得稅,按土地款3%徵收的契稅,利潤超過20%要採取累進方法計算起納土地增值稅等。加之地方養老、水利基金等不同名目,房地産開發公司總收入中的三成要用於繳納各種稅費。

  上述稅收繁雜無比,重重疊疊,以抑制房價為名扒了一層又一層,卻既沒有做到稅收法制原則,也沒有體現正確激勵原則。針對當前圍繞房地産稅改革的諸多爭議,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在立法和改革過程中,需處理好房地産稅對樓市短期衝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係、房地産稅與土地增值稅等其他稅費的關係等。“從長遠看,房地産稅立法的目的是在開發交易環節減輕稅負,增加保有環節稅負,進而完善房價形成機制。”

  現在,有的專家認為房地産稅需要全國統一的底線,比如家庭每人平均擁有60平方米等,這並不一定是個好辦法。有的地方政府財政實力強,可以少徵稅;財政實力弱,可以多徵稅。不僅如此,各地政府必須做出權衡,如果多徵房地産稅,使得當地常住人口減少,消費、投資等各方面資金下降,就必須放水養魚,或者降低房地産稅,或者想辦法壓低房價,通過激勵機制讓資金與人口願意留在當地。此外,各地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不同,對於那些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在全國靠後的地區,房産稅設計與總部雲集的發達地區又必須有所不同。

  從這個角度説,房地産稅法是為地方立法提供一個法律依據。各個地方的具體稅收要素怎麼設計,比如免稅面積和稅率等,可向地方授予一定的自主權。各地步調不可能一致,一致才是不正常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房地産稅立法既有任務緊迫的一面,為各地樹立統一明確的法律框架和操作依據,同時也有必要為地方的具體方案留出合理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