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考狀元的正確打開方式

  • 發佈時間:2015-08-08 01:29:5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尼 三

  ■玉淵雜譚

  高考狀元的新聞年年有,今年卻來得更加猛烈。在皇城相府舉行的“2015年全國高考狀元敕封典禮”中,來自甘肅、吉林、內蒙古等7省市自治區的10名高考狀元,不但接受了“康熙皇帝”敕封為“第一甲狀元賜進士及第”,而且每人被賞“詔書”一冊、人民幣10000元,《康熙字典》一函。面對烏煙瘴氣的“狀元”亂象,不禁要問:高考狀元的正確打開方式到底是什麼?

  我想,對狀元們,首先應以尊重之心待之。我們可以批評應試教育甚至高考制度本身有種種弊端,但板子不能打在高考狀元身上。相反,高考狀元其實是我們這個社會裏為數不多的公平競爭的成果。有當官的爹給兒子找了頂官帽子的,有有錢人給自己捐了頂博士帽的,但似乎還沒有聽説用權勢或金錢換一個高考“狀元”的。或許不是他們不想換,而是操作起來確實有難度。就像周星馳演的蘇乞兒在考試時能矇混過關,但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離把戲戳穿的一刻總不會太遠。

  當然不能否認,任何考試都有偶然性,總會有高手臨場失誤、馬失前蹄,也會有低手時來運轉、僥倖勝出,高考也是如此。同樣不能否認的是,人的天賦特別是應對中國式教育的天賦,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有些人生來就適合於在這片教育土壤中生長,還有些人則與之格格不入。但是從總體上看,作為一個群體的高考狀元,是憑真本事實打實地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而他們之所以能奪魁,主要是因為比其他人多付出了勤奮和辛苦。對於這樣一個群體,我們沒有理由不給予一份尊重。而不論是“TOP2”們以高額獎學金對高考狀元加以“利誘”,還是發生在山西晉城的鬧劇,本質上都是對高考狀元的褻玩,或者讓我説得更直白一些,並請原諒我對猴的不敬,這分明是把高考狀元當猴耍。其實,這種心態和昔日的帝王很像。當年,李世民站在考場大門旁,看到考生陸續走進考場,興奮不已,對身邊的官員説: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他的心情估計也和一個高超的耍猴人相倣。

  耍猴人在耍弄猴子時,對猴子看起來也蠻尊重,伺候它穿花衣戴花帽,表演出色,還給糖吃,但內心深處卻從不以同類視之。一幕幕高考狀元鬧劇的導演們也是一樣,貌似很看重高考狀元,實際在仰視的假面之後是內心的俯視。他們分明把高考狀元看作是一筆獎學金或10000元一個紅包就可隨意擺弄之徒。在我看來,即便康熙再世,給高考狀元送個紅包,都不能算是尊重。因為,真正的尊重必須建立在平視的基礎上。之所以説高考狀元值得鼓掌,完全是因為他們在獲取知識的道路上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勞和堅韌,以及這種付出所能引導後來人對知識改變命運的珍視和激勵。但鼓掌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知識本身並非仰視的對象,恰恰相反,正是知識賦予了人們平視這個世界的胸懷和能力。

  另外,今天的高考狀元畢竟和傳統社會的科舉狀元不同。作為社會化遠未完成的年輕人,高考只是人他們生中的一站,未來的路還很長。而由於在高考中勝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有機會獲取比同齡人更有利的教育資源和發展機會。社會也對他們抱以更大的期望。那麼,在他們初嘗人生甜頭的這一刻,最需要的除了鮮花,還有人生智慧的啟迪。教育部門、青年組織和輿論單位都有義務也有責任告訴高考狀元,“狀元”是一段學習生涯的結果,以及對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的證明,也是人生相對高位的起點,但卻並非一筆可以置換為金錢或浮名的資源,更不是一道永保平安的靈符。或許這樣,包括高考狀元在內的所有人才能正確地打開“高考狀元”這個多少有些神聖的稱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