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稍有風吹草動,股指馬上受壓

  • 發佈時間:2015-08-07 02:36:07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晚報訊(記者 曹開陽)繼週三滬深兩市衝高回落,反彈暫告一段落後,昨日各主要股指紛紛大幅低開,之後雖然一度反攻,但最終成交量的萎縮使得股指仍回到相對低位,收出假陽線。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報3661.54點,跌0.89%;深證成指報12421.85點,跌0.82%;創業板指報2480.93點,跌0.84%。盤面上,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兩市成交量出現極大幅度的萎縮,滬市更是創出近5個月來的地量。

  再融資重啟傳聞壓制大盤

  自7月27日巨陰殺跌以來,滬深兩市其實一直保持著穩步築底的態勢,市場重心甚至還一度逐日上移,但週三有關再融資重啟的傳聞卻給大盤生生地澆了一盆冷水。

  而據權威報道,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核準、發行一直在正常推進,並購重組過程中涉及的配套再融資的審核也在正常上會,不存在所謂重啟,只是再融資發審會近一個月沒有安排。但恰恰就是這樣一則看似應該沒有依據的傳聞,卻使得大盤的穩步築底格局被打破。由此聯想到7月27日的巨陰殺跌,其實也是市場風傳前期救市的“國家隊”在退出,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則傳聞,竟引得投資者紛紛跟風殺跌,大盤悲摧地創出7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

  “這就是中國股市,就是這樣的不理性,時至今日,誰都明白這是一場股災,但相關部門對於本次行情‘只是對於前期過快過高漲幅的自然調整’的定義,卻一直都還沒有進行更正,如何能讓我們看到哪怕一點點‘責任心’。而且,在中國A股如此不理性的情況下,還有股指期貨這樣的工具在其中興風作浪,也就難怪投資者信心盡失,無視國家諸多利好護盤的舉措了。”資深股民老楊的一番話,如果算作是一個階段性的行情總結,似乎不無道理。

  成交狂減應正確看待

  與週一、週二時反彈相比,昨日滬深兩市成交出現了極大幅度萎縮,尤其是滬市更是創出近5個月來成交量新低,對此又該如何看待?

  其實這種狀況並不難理解,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目前仍有大批個股處於停牌階段,交投標的的減少直接影響了交易的活躍程度;二是在反彈無功而返後,大盤重新回到了以上證指數3600點一線為代表的“政策底”附近,股指的運作到了需要再次選擇方向的時候,也加重了投資者的觀望情緒。

  正如記者在此前的報道中提到的,3600點一線的“政策底”已是顯而易見(這也意味著,其實之前救市進場的“國家隊”資金已有大部被套),但是市場底卻仍然在不斷探索中。如今地量的出現可能引致兩種截然不同的後續走勢出現,一是有助於管理層期待的慢牛形成——成交量的減少意味著市場將趨於理性,對於慢牛的形成有利;二是可能會招致長期陰跌,歷史證明,與漫漫陰跌如影隨形的,正是不斷萎縮的成交量。

  因此,在“政策底”將再次經受考驗,而成交量又在不斷萎縮時,作為投資者還是莫打瞌睡,須打起精神,特別是今日又逢週五,往往容易變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