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博物館整修銷毀侵華證據 日媒歡呼太棒了

  • 發佈時間:2015-08-06 14:14: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邢曉婧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軍事報道】位於大阪的戰爭博物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是日本重要的反戰和平教育研究基地,每年接待7.5萬參觀者,其中90%是日本中小學生。該館去年9月1日“停業整修”,今年4月30日重新開業,但整修後的展館卻把和日軍侵略歷史有關的展品給“整沒了”。日前,《環球時報》記者到該博物館進行了探訪。

  從博物館入口進去就是2層展廳,那裏有3個展館,A展館的主題是“昭和20年,大阪被燃燒殆盡”;B展館是“世界範圍戰亂的年代”;C展館是“戰時大阪人的生活”。《環球時報》記者最關注的是B展館。據多家媒體報道,B展館“整修”前的主題是從“九一八事變”至二戰結束的“15年戰爭”,曾展出有關南京大屠殺、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強擄勞工等內容。可如今,除了一張鑲在墻上的大事年表外,什麼都沒有了。

  大事年表上的字體很小,記者湊近細細觀察,終於找到了和日本侵華有關的零星資訊:1931年滿洲事變;1932年“滿洲國”建國;1935年“滿洲國”皇帝來大阪;1937年盧溝橋事件/日中戰爭/南京事件;1938年重慶空襲。這些資訊都僅有一行字而已,沒有詳細解釋。再仔細察看,記者發現了唯一一張日軍“進軍”盧溝橋的照片。

  除了大事年表,其他展品強調的都是當年慘遭轟炸的大阪人民如何如何悲慘,接到徵兵通知的大阪男人如何“挺身而出”,大阪女人苦練兵器準備隨時上戰場,大阪人民“眾志成城”捐款救國……這也是展廳的新主題——“大阪遭受空襲”。

  博物館對大阪人苦難和悲情的渲染不止於此。在1層展廳的模擬防空洞,人一鑽進去就能自動感應——外面戰火燒得通紅,空襲聲轟轟作響,防空洞搖搖晃晃,民眾的慘叫聲撕心裂肺——一切如在現場一樣,讓記者很受觸動。3層展廳則展覽了戰後大阪的各種“逆襲”,從戰後初期大阪面臨的各種困難,到如今大阪在各個領域的成就。當然,還有很多中小學生的繪畫作品,説“讓我們呼籲和平吧!”

  那些與日本侵華有關的展品去哪了?《環球時報》記者從博物館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大阪國際和平中心自1991年成立至2014年,一直沒有進行過任何整修,所以去年大阪市政府撥款1700萬日元對中心進行“重新構想”,把整個中心的展覽主題改成了“大阪空襲”。但這一“重新構想”把日軍的侵華歷史幾乎“改”沒了,而理由是“照片、海報都舊了”,所以扔了。日本中小學生難道不應該了解這段史實嗎?工作人員對此表示,因“擔心”戰爭內容“太難了”,中小學生“不能理解”,所以只在大事年表裏“稍稍”提了一下。工作人員還稱,日本國內外媒體對此次整修的評價是:“Very good!”

  大阪國際和平中心如此做法是在呼籲和平嗎?這更像是在掩蓋歷史,是明目張膽地銷毀證據。據日本共同社8月3日報道,5名日本現任或前教師近日編寫了《“和平大阪”參觀導覽》一書,批評大阪國際和平中心從展品中刪除日軍加害行為和“侵略”表述的做法。該書作者之一富井恭二表示,“新展示的許多內容可能涉嫌肯定軍國主義和培養皇國國民的教育,給兒童們錯誤的認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