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營樣本:運輸與通航雙發驅動的路徑探索

  • 發佈時間:2015-08-06 08:30:33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孟進 錢擘

  通訊員 譚永樂

  在與山東東營機場新航廈相隔幾百米之處,已經不再保障航班的老航廈依然人來人往。因為這座乍看上去不是很顯眼的建築,正承載著東營機場試水轉型、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雙發驅動的願景——中國商飛的團隊已在此落戶,將東營機場作為開展試飛的重要基地。而山東當地的兩家飛行學院——九天和南山運營基地的遷入,又給東營機場帶來了旺盛的人氣和額外的收入。

  高速增長後

  機場經營瓶頸待破

  東營機場于2011年復航,年旅客吞吐量從復航當年的6.8萬人次,一路增長到2014年的18.5萬人次,年起降架次從1448架次增加到3118架次,都翻了一番以上。然而,短期的高速增長之後,東營機場的瓶頸期從2015年上半年開始悄然出現。今年1月~6月,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大致持平,航班起降數量為1424架次,較之去年同期出現了小幅減少。

  東營機場對這種情形的出現其實早有預計。地處黃河三角洲的東營市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本身人口總量不大,旅遊資源也不算多。這決定了本地商務或遊客市場都規模有限,不可能支撐客流量持續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山東經濟發達,公路基礎設施較好,又地處我國南北方向的中部,當地旅客中短途出行可以選擇高速公路自駕,也可以開車就近到青島、濟南這兩座省內主要機場搭乘航班。與此同時,高鐵也在分流旅客。雖然東營本身尚未有高鐵站點,可是周邊的車站不少,出行也很便利。所以,機場的管理團隊認為,就東營實際情況來看,照搬發達國家中小機場發展支線航空的經驗,在當地未必能取得類似的效果,反而可能南橘北枳。

  機場的經營數據也在驗證運營者的這一預計。雖然上半年的起降架次有所減少,但機場收入和盈虧狀況則保持穩定——因為減少的架次,基本來自航空公司串飛經停東營的航線,本地旅客搭乘並不多。這樣的航線雖然一次經停就能給機場帶來兩架次起降的統計數據,但機場能從中獲得的營收卻比較少,而保障成本並不低,有的還需要地方政府的航線補貼。既然無論從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角度都價值有限,不如不再追求這一指標的高增速。

  運輸短板

  有望成通航優勢

  在坦率認清短板、以理性態度開展運輸航空業務的同時,東營機場也發現,自身發展運輸航空的軟肋或許正是發展通航的優勢。

  機場航班不多的另一面,就是時刻資源較為充裕。東營的城市規模不大,對培育客流不利,但因此機場與城區佈局不易衝突,凈空條件好。東營地處南北之間,意味著調機前往各地,特別是從上海調機耗時短、相對便利。良好的城市經濟發展水準,則可以為航空從業人員提供比較好的生活配套設施。顯然,如果發展通航、吸引大飛機項目在此開展驗證飛行,恰有機會變短板為優勢。

  看清自身優勢以後,通過積極接洽和爭取,東營的誠意贏得了中國商飛的認可,在華東管理局、山東監管局等民航相關管理部門的支援下,東營市與中國商飛試飛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東營機場成為中國商飛民機試飛基地。國産ARJ21支線客機的諸多試飛任務,開始在東營開展。

  轉2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