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從“製造”邁向“智造”

  • 發佈時間:2015-08-06 06:42: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以及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向我們襲來。製造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無論是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還是德國的“工業4.0”;無論是製造業的參與者角色、製造的理念、模式,還是驅動力,都在出現顛覆與重構。

  (一)

  上世紀,大規模生産模式在全球製造業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它曾經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整個社會進入全新階段。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日益發展,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消費者的消費觀和價值觀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隨之而來,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越來越明顯,大規模生産方式已無法適應這種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而且,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也從客觀上對未來製造業構成了極大的壓力。此外,受資源相對短缺、環境壓力加大、産能加劇過剩等外界環境影響,傳統的以能量轉換工具為推動力的工業經濟將難以維繫。從某種程度上説,傳統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21世紀以來,製造業面臨著全球産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主要發達國家為了尋找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出路,開始重新重視製造業。以美、德兩大製造業大國為例,新工業時代,美國推出“製造業回歸”戰略,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可以説,兩國在製造業上爭相發力,但目的都是期望搶佔未來製造業的主導權。隨著美國“製造業回歸”的強力推動以及我國國內勞動力、土地等成本的上升,我國製造業依賴傳統比較成本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的局面難以為繼。加快製造業智慧化的發展進程,培育和發展新優勢,是在新一輪國際産業競爭中主動出擊,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抉擇。

  在國際製造業競爭加劇、傳統比較優勢不復存在、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醞釀的複雜背景下,我國製造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重大的機遇。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唯一的選擇是建設製造強國,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強統籌規劃,由“製造”向“智造”轉型升級,完成中國製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

  (二)

  對未來製造業,發達工業國家都提出了各自的願景。美國利用網際網路優勢,讓網際網路吞併製造業;德國基於製造業根基,讓製造業網際網路化。

  而中國正處於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今年3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以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準和産品品質,推進智慧製造、綠色製造。可以説,“網際網路+工業”將會促進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目標。

  以往,提到製造業不得不提微笑曲線。在國際産業分工體系中,發達國家的企業往往佔據著研發、售後服務等産業鏈高端位置,發展中國家的廠商則被擠壓在低利潤區的生産與製造環節。就全球産業鏈來看,儘管“中國製造”鋪天蓋地,但是,中國製造大多是處於“微笑曲線”中間區域的生産與製造環節,投入大量的勞動力,獲取少得可憐的利潤。以往的思路認為,想要擺脫傳統製造業的低附加值境地,就必須向“微笑曲線”的研發和服務這兩端延伸,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産業升級和發展製造業周邊服務業是必經之路。從産業層面來看,“研究與設計”環節意味著發展高新技術産業,“行銷與服務”環節則是要提高製造業周邊服務業的比重。但是,這一過程會遇到諸多挑戰,且不能實質性地走出微笑曲線的底部,也不能短期內走出微笑曲線的底部。

  但是,“網際網路+工業”時代,很多問題在發生改變。製造業傳統意義上的價值創造和分配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借助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客戶及利益相關方紛紛參與到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及價值實現等生産製造的各個環節。因為 “網際網路+工業”不僅僅是“資訊共用”,還將廣泛開展“物理共用”,從而形成新的價值創造和分享模式,開創全新的共用經濟,帶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

  (三)

  今年5月,《中國製造2025》出臺。這項規劃更注重中長期,主要圍繞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為我國現代化工業強國之路描繪出清晰的路線圖。

  第一,強調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近年來,工信部一直致力於推進“兩化融合”工作,通過資訊化的融合與滲透,對傳統製造業産生了重大影響。但是,隨著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到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未來製造業中的作用愈發重要。所以,需要在“兩化”融合的基礎上,以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為主線,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階段性目標。

  《中國製造2025》強調,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推進製造過程智慧化。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加快人機智慧交互、工業機器人、智慧物流管理、增材製造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産過程中的應用,促進製造工藝的倣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資訊實時監測和適應控制。加快産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促進集團管控、設計與製造、産供銷一體、業務和財務銜接等關鍵環節整合,實現智慧管控。這為下一步實現從“製造”向“智造”轉型升級指明瞭方向。

  第二,強調從資源驅動變為資訊驅動。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發展,工廠車間內越來越多功能強大的智慧設備以無線方式實現了與網際網路或設備之間的互聯。由此衍生出物聯網、服務網際網路,推動著物理世界和資訊世界以資訊物理系統的方式相融合。也可以説,資訊物理系統將使製造業領域實現資源、資訊、物品、設備和人的互通互聯,形成智慧製造。

  《中國製造2025》將智慧製造作為主攻方向,通過互通互聯,雲計算、大數據這些新一代資訊技術,與以前的資訊化、自動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工廠內的生産設備和設備之間、工人與設備之間實現縱向整合,把整個工廠內部的聯結起來,形成資訊物理系統,可以相互協同、遙相呼應,生産方式從資源驅動變成了資訊驅動。資訊驅動下産品製造的過程,體現出了智慧製造的價值所在,即能夠科學地編排生産工序,提升生産率,實現個性化定制生産,還可以調整資源使用,採用最節約能耗的方式,從而真正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