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暢地路聯網路走不尋常之路

  • 發佈時間:2015-08-06 05:33:30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周者軍

  炎炎夏日,走進隴南,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熱火朝天,電子商務、非公經濟等蓬勃發展,花椒、油橄欖、核桃等特色産業方興未艾。

  7月20日至23日,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吳德剛率團到隴南市開展項目觀摩活動,共觀摩9個縣區的22個項目。他指出,隴南圍繞改善基礎設施、發揮資源優勢、民生迫切需要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實施項目建設,思路清晰、著力點準、特色明顯、印象深刻。

  去年以來,隴南市以“建成甘肅向南開放的橋頭堡、甘陜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結地、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和全國扶貧開發示範區”為發展目標,著力實施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後勁,全市項目建設呈現出“勁頭足、思路清、措施實、效果好”的良好態勢。2015年,隴南市謀劃實施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1185個,截至目前,在建項目916個,佔計劃項目的77%。10個省列重大項目和197個市列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年計劃的39.8%和52.5%。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工程,就是一處新的增長極。通過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産總值140.5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居全省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55.8億元,同比增長9.9%,增幅居全省第六;農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2598元,同比增長12.6%,增幅居全省第二。

  打破交通瓶頸助推經濟躍升

  山大溝深、行路難,是多年來困擾隴南發展的歷史難題,交通瓶頸的制約,使獨特的資源優勢難以轉變成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

  近年來,為改變隴南貧困落後的面貌,加快全市小康建設步伐,隴南市把發展交通事業放在重要位置,搶抓國家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機遇,圍繞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交通網路建設,先後建成了武罐和成武高速,啟動了十天、徽兩、渭武高速公路和禮武、五陽等鄉村公路,以及蘭渝鐵路隴南段和成州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

  2015年,全市共啟動實施各類交通項目115個,總投資944.6億元,截至6月底完成投資73.8億元。

  十天高速公路10月將建成通車,蘭渝鐵路隴南段年底與廣元至重慶段同步建成通車,成州機場全面開工,渭武高速下半年全線開工,徽兩高速試驗段已開工建設。國省幹線改造升級、縣際聯網公路建設全面推進,禮武公路年內建成通車。為打破甘陜川的交通瓶頸,隴南市交通部門自籌資金建成了武都五馬至康縣陽壩公路,為打造甘陜川旅遊“金三角”生態腹地、推動沿線群眾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

  同時,隴南搶抓國家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歷史機遇,發揮隴南道路瓶頸打破後即將凸顯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優化區域佈局,謀劃城鎮體系建設,大力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實施市區東江新區開發、吉石壩新區建設、舊城區改造和縣城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處理、集中供熱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隴南自然條件獨特,既有山高溝深、立地條件差、每人平均耕地少、自然條件嚴酷的一面,又有光熱水資源豐富、海拔低、山清水秀堪稱“隴上江南”的一面。複雜的自然稟賦構成了資源的多樣性,形成了發展特色産業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為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隴南市將農特産品生産加工、有色冶金、現代中醫藥、文化旅遊、水電開發等産業確定為區域首位産業、特色優勢産業和富民多元産業進行重點培育和發展。

  武都是我國三大油橄欖生産基地之一,橄欖油産量佔全國的93%,油橄欖鮮果産量佔全國的91%,是全國最大的初榨橄欖油生産基地。為打造中國油橄欖城,延長産業鏈條,武都研製開發出橄欖油、保健橄欖油丸、油橄欖茶等8大類、50多個産品,正在建設的祥宇油橄欖生態産業園項目一期已完成1.2億元投資,建成後將形成中國油橄欖行業總部基地。金徽酒業在徽縣工業集中區新建白酒釀造産業區,投資10億元進行技術改造,可進一步提升隴南釀酒産業水準。文縣緊緊圍繞石龍溝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和獨特的茶葉優勢,以茶葉、旅遊等産業為抓手,實施了碧口石龍溝産業扶貧開發項目。康縣依託當地豐富的木耳、花椒、核桃、杜仲等特色優勢農産品,重點實施杜仲産業開發、興源土特産加工技改擴建、核桃乳加工等項目,形成特色優勢農業産業化集群效應。兩當縣左家鄉食用菌産業開發項目採用全新技術實現了迴圈經濟,同時“農戶+企業”的模式也讓廣大種植戶受益,對技術、産能、用工以及農業效益的提高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在礦産資源開發方面,投資23億元的郭家溝鉛鋅礦採選項目年內建成投産,項目建設始終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位置,堅持“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雙贏的目標,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將礦石粉碎放在1000米井下進行,避免在地面造成噪音和粉塵污染,可實現廢水零排放,將成為環保開發礦山的一個樣板。

  隴南市還以生態文明示範市、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市和“兩江一水”區域綜合治理為抓手,著力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全市實施水利生態項目119個,目前已完成投資19.4億元。

  遊山玩水、體驗民俗、休閒養生……以豐富的生態資源為依託,隴南市旅遊內涵越來越豐富,各個景點人潮涌動。今年實施文化旅遊項目63個,已完成投資11億元。上半年,全市旅遊綜合收入達到24.8億元。

  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騰飛

  如果説,如火如荼的交通建設打通了隴南的“地之路”,那“網際網路+”的運用,則架起了隴南打破時空局限的“天之路”。

  面對新形勢、新常態,隴南順勢而為,緊抓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契機,應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整合全市各類資訊資源,打破部門條塊分割,建成了隴南市大數據政務中心,實現了全市數據匯集、分析挖掘、共用交換、應急指揮、專題應用、彙報展示六大功能,為加強社會治理、提高政府決策水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大數據政務中心接入公安、消防、國土、氣象等20多家單位的資訊化系統,實現了全市資訊系統應用管理和應急指揮的集中統一。

  發展新空間,建設新項目,打造新格局。隴南市積極落實“網際網路+”行動,緊盯創建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電商扶貧試點市,推動電子商務集中突破,開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新途徑。

  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説,在電子商務已深刻影響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的大背景下,隴南選擇大力發展以農特産品為主的電子商務,既可以解決農特産品賣難問題,又能打破資訊閉塞局面,激發幹部群眾觀念轉變。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辦網店6312家,累計實現銷售總額13.1億元,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帶動2萬多人實現就業。成縣、武都農村淘寶服務中心和首批17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開業運營,投資9億元建設的隴南電子商務産業孵化園已初具雛形,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隴南電商的集中創業園區,可為1700家電商提供交易平臺。

  不僅如此,隴南市還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借助技術力量,將政務服務與資訊技術深度融合,打造網上辦事平臺、便民服務平臺、陽光政務平臺,實現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一張網”辦理。

  招商、民政、公安、旅遊等部門利用資訊網路、政務微網志、微信平臺等新媒體,通過窗口二維碼、電子名片、政務微網志等載體,為群眾、客商、遊客提供便利化、資訊化、親情化、人性化的服務。

  網際網路超越空間的特徵,讓隴南和發達地區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今後,隴南將繼續緊緊抓住資訊技術革命帶來的難得機遇,順勢而為,積極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實現網上網下“兩個隴南”的互相推動、同步發展、深度融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