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亞馬孫地區發現疑似史前地懶的大巢穴

  • 發佈時間:2015-08-06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8月4日電 (記者劉隆)巴西考古學家上月在亞馬孫地區發現一個大巢穴,據推測該巢穴的“主人”可能是已在南美滅絕萬年的物種——體長可達6米的地懶。

  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巢穴是一個進出口位於地面、內部通道很長的土洞,地處巴西西北部朗多尼亞州的阿布那角地區。該巢穴結構以規模巨大的圓形和半圓形隧道為主,各隧道相互連接、四通八達。絕大部分隧道的高度可輕鬆允許一個成年人在其中自由直立行走。

  發掘小組負責人、古生物學家阿米爾卡·阿達米介紹説,據初步研究,該巢穴的存在時間為一萬年以上,內部長度約有100米。根據巢穴壁上的爪痕可推測該洞由一種大型動物挖掘而成,但該地區現存動物沒有這種挖掘能力。

  發掘小組還與曾發現上百個滅絕動物巢穴的南裏奧格蘭德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取得聯繫,目前基本可以判斷,該巢穴的形成原因並非自然過程或人類活動所致,該洞的“主人”最有可能是已在南美消失萬年的大型遠古動物地懶。

  地懶是體型巨大、行動遲緩的草食哺乳動物,與今天的樹懶親緣關係較近。成年地懶可以長到6米長、4噸重,接近非洲象大小。距今約一萬年前,地球冰河期結束,地懶卻隨即滅絕,其原因至今不明。

  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亞馬孫地區發現的第一個地懶巢穴。研究人員準備繼續對該巢穴進行更為全面的研究以尋找更多證據,包括洞穴確切長度等資訊,並將進行小規模挖掘,以尋找巢穴“主人”的化石證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