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構預測7月PPI跌幅5%左右

  • 發佈時間:2015-08-06 01:00:0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國際大宗商品暴跌衝擊下,同比降幅一度縮小的工業生産者價格指數(PPI)自6月開始再次下探。多家機構預測,7月PPI同比負增長5%左右,跌幅較6月擴大約0.2個百分點,並創下2010年以來最大降幅,連續41個月負增長。機構認為,穩增長仍然是第一位的,工業生産領域持續價格緊縮已經影響了當前實體經濟的發展,未來貨幣政策有必要給予針對性的支援。

  近期,國際油價、國際銅價先後創下近7年新低;鋼材價格更是創下近20年新低,受此影響,我國PPI同比降幅自6月起再次擴大。機構普遍預測,這種勢頭在7月仍將持續。

  中金公司發佈的預測報告稱,受能源價格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拖累,預計7月PPI同比增速為-5%。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對流通領域主要生産資料價格進行初步測算,7月上旬和中旬50種重要生産資料市場價格中31種下降、16種基本持平、只有3種上漲,下降的種類增多、幅度加大。預計7月9大類生産資料價格中除了農産品以外全部下降。此外,7月PPI翹尾因素-2.08%,比上月小幅回升0.09%。綜合判斷,7月PPI同比增幅可能在-4.8%到-5.3%之間,取中值為-5%左右。PPI跌幅擴大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內需不足,二是大宗商品及原油價格下跌帶來的輸入性通縮。

  更嚴峻的是,PPI的加速下跌態勢在未來幾個月仍可能延續。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運作室主任原磊表示,上半年工業品價格繼續深幅下跌,其中上游、中游工業品(採掘業與原材料工業)價格下行壓力明顯大於下游(加工製造業),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衝擊之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需求下滑,導致以銅、鋁等有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呈持續下降之勢;全球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國際能源供需結構變化導致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大跌,並進一步帶動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聯儲加息週期預期增強,推動美元強勢升值,加劇了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國內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下降,減少了對投資品的需求;國內部分行業出現了産能過剩,企業存貨上升,去庫存化的壓力迫使它們不得不採取降價策略。考慮到上述因素互相疊加共同推動工業品價格下行,這些影響可能在未來持續較長時間。

  在當前這一經濟趨穩但基礎不牢的時點,PPI持續負增長對製造業乃至整體經濟都帶來了不利影響。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説,6月以來,前期紛紛回升的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企穩後回落,加劇了我國工業品價格延續弱勢的壓力,以及工業企業效益分化的格局,這也是我們一直認為低通脹預期難以消除的原因。宏觀經濟景氣先行指數2013年後一直在100以下運作,表明需求萎靡的格局還未改變,工業品價格慣性下滑的態勢還將延續,部分産品價格惡化趨勢並沒扭轉。

  儘管消費物價指數(CPI)仍在正數區間,豬肉價格上漲也會推動CPI在未來幾個月溫和回升,但低通脹壓力仍難消除。

  匯豐銀行宏觀分析師馬曉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國內總需求持續弱勢,投資、消費增速放緩。二季度經濟數據顯示需求面出現部分回暖信號,但PPI在連續40個月停留在負數區間後,6月降幅進一步擴大。週邊大宗商品價格的新一輪下跌預示著中國下半年PPI走勢仍保持相對弱勢。因而,未來政策層面的著眼點應為提振總需求,建議進一步降息降準,同時擴大財政支出。

  “當前沒有擔憂通貨膨脹的理由。”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近期豬肉價格的上漲會影響到下半年,特別是明年的CPI增速,但是豬肉價格的短期上漲源自過去幾年來價格一直受到抑制,完全可以通過短期增加供給來平抑,例如增加豬肉的短期進口。目前由於經濟相對低迷,物價上漲動能明顯不足,PPI已經出現了40個月的負增長,穩增長仍然是第一位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