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製造2025助力打造世界品牌

  • 發佈時間:2015-08-05 00:32: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朱帥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報告制定的戰略任務之一就是加強品質品牌建設,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名牌産品,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製造整體形象。

  我國一貫重視本土品牌的發展。華為、中興、海爾、聯想等一批品牌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品牌。當然,我國製造業品牌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不容小覷。

  第一,世界品牌數量少。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每年公佈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中國直到2014年才有華為1家企業首次入選全球100強。

  第二,創新研發能力弱。我國製造業企業500強2012年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平均比例僅為1.87%。2013年規模以上製造業研發經費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僅為0.85%。國際上普遍認為這一比例達到2.5%時,企業方可維持生存,5%以上時才具有市場競爭力。

  第三,投入産出效率低。2012年我國製造業勞動生産率為15.2萬美元,而同期美國為37.0萬美元、日本為30.5萬美元。從産業結構看,我國低端産業比重高,具有高産出、高附加值特性的高技術産業比重不足。

  第四,産品品質水準差。2013年,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全球召回290起不安全産品,按原産地涉及頻次統計共計321次。其中産自中國大陸地區的産品達179次。國家監督抽查産品品質不合格率高達10%,出口商品長期處於國外通報召回問題産品數量首位,製造業每年直接品質損失超過2000億元,間接損失超過萬億元。

  第五,品牌管理被忽視。我國企業在品牌設計、品牌建設和品牌維護等方面投入嚴重不足。一方面,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起公司內部專門的品牌管理組織,缺乏品牌戰略管理的專業人員。另一方面,一些企業目光短淺,僅追求短期利益。

  加快培育中國製造世界品牌可以從五方面入手:

  一,落實完善技術創新政策。積極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工業和資訊化部關於加快推進工業強基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繼續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以及工業産品品質提升行動計劃,提升工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使産品的穩定性、可靠性、適用性等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二,推廣品質管理模式技術。一是通過設立政府品質獎、組織領先示範企業評選活動等方式,引導和激勵企業提高品質。二是開展品質管理培訓和輔導,用科學的管理制度、標準和方法對包括人員、設備、物料、方法、環境和資訊等在內的各生産要素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三是提高企業品質跟蹤及監測能力。

  三,打造全面品質監管體系。一是參照國際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品質標準體系、品質認證體系、品質檢測檢驗體系、安全預警和快速反應體系,形成貫穿産品設計研製、生産、檢驗、銷售、交付全過程的品質安全管理體系。二是鼓勵行業協會、標準化組織、聯盟等第三方機構參與品質監管,實行産品質檢結果和品牌評價的互認互保。三是通過政府干預消除外部性,推進品質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品質失信黑名單並向社會公佈,加大對品質違法和假冒品牌行為的打擊和懲處力度。

  四,支援優勢品牌培育計劃。一是大力培育智慧財産權服務品牌機構,向企業開展品牌管理諮詢、市場推廣等服務。二是支援業內專家向企業傳授品牌知識,鼓勵企業主動參與品牌標準的制訂修訂。三是按照“品牌産品—品牌企業—品牌産業—品牌經濟”的發展思路,建立優勢品牌評選機制。對於市場佔有率高、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給予稅收獎勵。

  五,鼓勵本土品牌走向世界。一是在借鑒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體系。二是加強品牌境外智慧財産權保護,建立健全預警應急機制、海外維權和爭端解決機制。三是打造公開資訊平臺,提供世界品牌發展現狀及趨勢的資訊服務,建立品牌走出去環境資訊庫。四是設立海外推廣基金,加大中國品牌對外宣傳推廣力度,樹立中國製造品牌良好形象。五是加強本土品牌與世界品牌的國際合作交流。(作者單位:賽迪智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