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業資本7月增持力度實際並不大

  • 發佈時間:2015-08-04 14:32:37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韓平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羊城晚報訊 記者韓平報道:統計數據顯示,在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提出的五選一的利好方案中,不少上市公司選擇了增持公司股份。不過,在接近2800家上市公司中,7月份僅有439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大股東、董監高、産業資本增持公告,佔比不足六分之一。同時,由於這些增持行業相當分散,總共分佈在974次的交易之中,從而對市場的正面影響不大,目前總共增持的流通股合計約5.44億股。

  太平洋增持最多

  從目前公佈的數據來看,股東增持數量最多的上市公司為太平洋,大股東北京華信六合投資有限公司共增持6760萬股,佔流通股比例達2.95%。公司7月利好不斷,先是業績同比大增5倍,然後是獲批四家分支機構設立,同時公司股東大會也通過了配股的方案。儘管有大股東的增持,其股價在7月份卻依然不為所動,從7月初的12元跌到昨日9.25元左右,最大跌幅達到30%。

  其次為華僑城A,大股東華僑城集團公司共增持5026萬股,且發佈了與南京合作開發文化旅遊項目的公告,但7月份的股價還是跌了23%。

  再次為農産品,大股東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共增持3389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2.11%,10名高管也增持了366萬元,但是該公司一季度的業績虧損,上述增持雖然止住了股價進一步下滑的趨勢,但與6月底的股價相比,依然跌了24%。

  如果從增持佔流通股比率的角度考察,最給力的是西昌電力,增持佔比達4.99%,排位第二、第三的分別為齊星鐵塔新華百貨,增持佔流通股比分別為3.98%、3.36%。其中齊星鐵塔因為重組加上增持,股價出現了暴漲的走勢。而新華百貨也因為其間爆發了股東爭奪戰,公司的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增持效果打折扣

  在其他公司中,很多公司與高管的增持流於形式,有超過10%的公司僅增持1萬股以下,即45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象徵性的增持,增持數量在500股以下。很多高管因為僅增持1手,被市場譏為“一手哥”。而在5月份的減持高潮中,大股東與高管們總共減持366.5億元,6月份繼續減持336.4億元,而7月份,僅相當於前兩個月減持量的8%。

  事實上,在A股暴跌導致千股停牌之後,管理層出臺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其中針對上市公司的便是要求在增持、不減持、回購等五項利好中選擇一項幫助市場維穩。也因此,從7月1日至7月31日,滬深兩市總共有881家上市公司發佈大股東及其他股東、董監高、産業資本等增持的相關公告。

  從公告數量來看,這些增持總量達到44.08億股,涉及股東2419人,增持次數達3438次,總增持市值將高達641億元,環比6月增長一倍有餘。不過從實際增持的進程來看,一個月實際增持金額不足60億元,大大低於公告的數量。換句話説,增持的速度相比減持的速度慢太多。

  另一個讓增持效果打折扣的原因是央企增持相對較多,但是盤子太大,又集中在少數股票身上,對市場的影響就不大。國資委官網7月8日發文,要求央企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不得減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支援央企增持股價偏離其價值的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維護上市公司股價穩定。文件發出當晚,多家央企立即表態增持公司股票。但除中國鋁業外,其他公司的增持數量都在百萬級,可謂杯水車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