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腐敗使電梯由載人變“吃人”

  • 發佈時間:2015-08-04 12:31:0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雖然各類天災人禍從來就不斷,但最近電梯吃人的災禍之頻繁、之密集,卻是駭人聽聞。短短20天的工夫,全國已發生8起電梯吃人事故,造成6死14傷。杭州遇難的21歲的女大學生竟然身首分離,死狀慘絕;上海一清潔工人被自動扶梯“咬”住腿部,雖然虎口余生,但最終仍遭截肢。

  面對屢屢發生的“電梯吃人”現象,人們除了將探尋的目光投向從生産設計、再到安裝和維修保養各個環節外,還試圖以科技手段提高管理能力,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比如有專家指出,事故之所以頻發,其中原因之一是設施與管理人,管理人之間資訊傳遞緩慢,因此另辟蹊徑,提出扭轉被動性維護的思維模式,借鑒歐美企業資産管理系統,以科技手段提高包括電梯在內的公用設施安全管理水準的思路。具體説,就是把所有管理的共性功能和服務集聚成平臺,對現在和未來的維護活動提供更大的可視性,提升資訊傳遞和處理效率,形成維修和更換的數字檔案,讓運營維護的決策過程變得清晰和明確。由此能讓每一位市民都有能力成為城市公共設施檢測員;會讓更多潛在的安全隱患在我們看到之前就得到了妥善處理。

  這樣的思路的確開闊了人們的思路。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包括電梯在內的各類安全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生産關係範疇內的問題。電梯這種技術已經出現100多年,發展到現在,除了高層建築電梯技術以外,其他方面已經早就成熟了。要想在此基礎上提高管理水準,發揮科技手段固然是一方面,但關鍵還是要靠良性的生産關係。目前的電梯産品頻發事故,正是商業生態鏈條上出現的銹飾所致,現在的産業鏈條中的商業倫理恰恰被腐敗所侵蝕,由此産業鏈條斷裂在所難免。因此科技手段能夠使人們提高管理水準,但不能解決生産關係問題。技術手段雖能治表而不能治本。所以必需理順産業生態鏈條上的利益關係,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商業競爭秩序,形成科學有序發展的機制。

  連外行人都知道,電梯安全問題,三分品質七分保養。電梯安全運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常維護保養工作是否到位,安全技術和制度的細節是否得到遵守。據報道,在諸多導致電梯安全隱患的因素中,電梯製造品質問題佔16%、安裝問題佔24%,而保養和使用問題高達60%。對於日常維護保養,國家不是沒有規定,但問題在於,這些規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執行?

  如國家規定,電梯每15天就應當進行一次,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然而新華社記者調查卻發現,近六成載人電梯沒有按時更新維保記錄,其中有的甚至連“年檢合格”標牌都沒有。在電梯的安裝、改造、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中,普遍存在低價接單、偷工減料等違規操作現象。

  為什麼維護保養缺失?根源在於利益。一些物業單位為節省費用,幾個月才對電梯檢查一次,甚至等出了問題才請人來檢查,逃檢、漏檢和滯後年檢現象十分嚴重。而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過多地非正常使用,為電梯安全埋下了隱患。

  杭州電梯失控,導致花季少女罹難,竟然是小小的剎車片磨損嚴重,於是電梯“剎不住”;荊州的電梯是因為緊固件脫落。一個是剎車片,一個是緊固件,都是小部件而已,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但就是沒人檢查、或者檢查出來也不當回事。電梯尚無大的品質問題時,都不能保證其安全運營,怎能指望其安全運營到全壽命期?

  據報道,目前,電梯維保大多數維保是由社會上的維保公司承擔。由於安全主體責任不明確和利益驅動,管理方不惜選用質次價低的維保單位,而最有能力承擔維保職責的企業卻棄之不用,市場處於“劣勝優汰”的惡性競爭環境。這就不是科技手段所能解決的。説到底,還是人的惰性和趨利性在作祟。趨利性是資本的本性;而直接責任人的惰性,很可能與勞資關係的不和睦有關。很簡單,都是屬於馬克思理論中的“生産關係”範疇。

  腐敗還不僅局限在經營主體,甚至監管部門也貪贓枉法。據報道,職業資格證書竟然能用金錢買到手。這又是馬克思理論中的“上層建築”範疇。

  生産關係倫理失范,雇傭關係不睦,上層建築又腐敗,怎能不出事故?話劇《雷雨》中周樸園的煤礦塌陷砸死礦工,那時候的技術條件跟現在相差十萬八千里,現在“野蠻生長”的資本和腐敗的官僚,不僅一樣能使煤礦吃人,甚至電梯也釀造吃人惡果。

  電梯事故不斷,吃人的悲劇不斷上演,背後折射了小區物業電梯安全管理的困境,也折射了監管部門的不作為和瀆職行為,拿公民的生命當兒戲,與其説是電梯吃人,倒不如説是“人”吃人。

  從質檢總局公佈的數據看,全國問題電梯總數在11萬多臺,佔比達4.7%。這個數據看起來不大,但與每天數十上百億人次的運作數據相比較,無論如何,後果都不能低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