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欲報復“中國駭客”攻擊 中方專家稱後果很嚴重

  • 發佈時間:2015-08-04 09:4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政府決定對中國的網路攻擊行為進行報復”,美國《紐約時報》日前以此為題發表文章稱,奧巴馬政府要採取具有“創造性”的措施回擊“中國駭客”從人事管理局數據庫中竊取了2000多萬美國人資訊一事,對中國發動經濟制裁和攻破中國防火牆都在考慮的措施範圍內。中國外交部工作人員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正在核實相關報道。中國網路問題專家秦安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又是一次典型的“麥克風外交”和“雙重標準”的重演。

  《紐約時報》報道稱,奧巴馬政府針對人事檔案數據被攻擊一事得出結論——這次網路攻擊範圍廣、野心大,應對一般間諜案的常規手段不適用此次事件。美國政府官員在一系列秘密會議上,對選擇採取何種報復措施回擊中國猶豫不決——採取例如外交抗議或驅逐在美國的“中國間諜”這樣的象徵性舉措,可能沒有實質性效果;採取更有力度的行動,又可能導致中美之間的網路衝突升級。一名參與討論的政府高官説:“我們得出的結論之一是要採取公開些的回應方式,以此形成威懾。”他表示,美國政府需要破壞並阻止對手在網路空間採取的行動。

  落實到具體的“報復方案”,另一名官員表示,奧巴馬助手依據總統批准制裁朝鮮的先例,研究了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不過有高級經濟官員表示,這種辦法對中國行不通。商務部和財政部已擬出名單,列出中國可對美國公司採取的對抗性制裁措施。

  報道稱,美國司法部正在研究訴諸法律的可能性,就像去年指控5名中國軍人從美國公司竊取智慧財産權一樣。不過有人認為,這種懲罰沒有實質意義,只要這些人不到美國及其友好國家,就不會受到法律制裁。而且美國情報官員擔心,刑事訴訟可能暴露美國在中國的情報行動。

  美國政府考慮的回擊方案還包括竊取並公開對中國政府有價值的資訊。此外,兩名知情官員表示,情報機構研究的最具“創新性”的回擊方式是試圖攻破中國的防火牆。

  中國網際網路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單純從技術層面上來看,美國想要攻破中國的防火牆沒有太大問題,因為美國在網路間諜、入侵、監控等方面的實力都非常強勁。不過美國也應考慮到,這樣做的後果會非常嚴重,因為中國同樣具備很強的防禦能力與反擊能力。作為世界網際網路領域的兩個大國,中美之間相互攻擊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甚至會對全球網路空間造成傷害。方興東表示,美國政府不太可能採取這樣對自己沒好處的舉措。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網路空間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則認為,所謂的“攻破防火牆”只是美國媒體宣傳的噱頭,防火牆早已落後於網路攻防的新格局,網路攻防已經開始瞄準關係國家安危、社會運作的資訊網路關鍵基礎設施。方興東也表示,如果進行網路報復或回擊,最具有殺傷力的就是攻擊基礎設施,譬如擾亂對方的電力系統、航空系統,這些都是致命的。美國網路能力很強,但其整個社會對網際網路的依賴程度也很高,網際網路也因此成為他們的軟肋。

  秦安表示,美媒此時有這樣的報道,其根本目的是考慮到美國國內擴充網路軍備的需要。對此,中國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建立成熟的網軍。“在網路時代,我們應將網路空間作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全新戰略高地,因此建立一支強大的網路國防力量刻不容緩。斯諾登事件已經告訴我們,美軍正在悄悄進入我們網路疆域的後院。”

  就在約10天前,《華盛頓郵報》報道還稱,奧巴馬政府決定不就美國人事檔案數據被攻擊一事公開指責中國。報道還認為,美國政府不會對中國採取直接報復舉措。方興東認為,這説明美國國內自己的資訊就很混亂。到目前為止,美國其實沒有證據證明遭到了“中國駭客”的攻擊,因此它散佈的消息很多都帶有強烈的主觀猜測。現在正值美國大選前夕,美國各派人士都會根據自己的利益考量,拿這個事反覆炒作。方興東表示,“雖然美國真正採取措施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們要做好防禦能力建設”。

  今年6月,美國媒體爆出420萬聯邦政府現任和前任僱員個人資料被盜。《紐約時報》上月初又披露,被駭客攻擊的人事檔案數據涉及2150萬人。人事管理局表示,這次報告的2150萬人和420萬職員不是同一宗數據失竊案,但兩者相關,不少人在兩次事件中都受到影響。考慮到人數重合,兩起事件共有2210萬人的資料被盜,相當於美國人口總數的7%。(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 王曉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