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潘村洼:一條水渠解水患

  • 發佈時間:2015-08-04 04:31:2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鮑廣雲

  7月29日下午,太陽還在噴著火舌,位於安徽省明光市潘村鎮的潘村湖農場機關大院突然響起鏗鏘的鑼鼓和鞭炮聲,只見20多位村民簇擁著來到農場,向農場獻上了寫有“新建電站造福村民”的大紅錦旗,村民與農場幹部職工開心地交流敘談,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這使得原本熱騰的大院更加熱鬧起來。“過去,地方村民和農場基本不怎麼來往,即使偶爾來往也是因為水患糾紛。如今,五四排水渠卻把農場和周邊村民的感情連在了一起!”潘村鎮黨委書記徐禮峰説。

  原來,前不久一場連續300毫米的強降雨讓地處潘村洼現代農業示範區的農場和周邊的7萬畝秋作物一夜之間全部泡在了洪水之中,這要在過去,作物絕收無疑。而今年由於排水及時,不僅沒受一點災,反而因為漫灌了一次水,在地作物長勢良好,這讓村民們喜不自勝,從而自發地送錦旗。“往年雨稍微下大一點,我們就只有幹瞪眼看著莊稼被淹,還經常因為排水和農場發生糾紛甚至械鬥過。去年農場投錢修建的五四排澇渠和泵站幫了俺們大忙,俺村3000多畝的地從今往後都不用為發大水發愁啦!”農場周邊的趙廟村村委會主任吳啟倫一臉的歡喜。

  這條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的泵站和排水渠,是2012年5月由安徽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立項建設的潘村湖農場土地整治項目的一部分。五四排水渠是橫貫農場四分場和五分場之間的一條寬24米,坡面水泥澆鑄硬化的2.4公里長的排水渠,周邊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潘村洼如同一口鍋,潘村湖農場3.5萬畝耕地處於鍋底。五四排水渠流經村民地界有一公里,正是這最後一公里,破解了潘村洼現代農業示範區年年都會不同程度地遭受水災的難題。村民夏田運説:“我的60畝大豆要擱往年,怎麼都保不住了,地就是處在鍋沿,水這麼大也沒轍。”

  為了徹底擺脫水患,潘村湖農場首當其衝將擴建排水渠和興建大型電站列入土地綜合治理項目。在項目獲批之後,及時會同地方政府和渠經村民溝通聯繫,取得了村民的認同和支援。新建的排水電站配有155千瓦裝機容量的三台大型水泵,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7月初強降水發生時,電站開足馬力晝夜搶排,確保了7萬多畝在地作物免遭水災。

  隨著農場土地綜合治理項目推進,到目前項目區已基本實現水利、交通網路化,土地耕作規模化,灌溉機電化。項目區土地經過規劃改造後,田塊規整,水利設施配套齊全,更有利於推廣農業技術和土地集約化管理。

  今年53歲的潘村湖農場職工張成海,種了30年的地,一直是麥豆輪作,因為害怕水患無常,不敢種其他作物。在實施項目中,農場通過對溝渠林路站等進行綜合治理,有效解決了水的排灌問題,給他增添了信心。2012年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自家的幾十畝承包地改種水稻,當年單産就達到了600公斤,效益是種大豆的兩倍還多。2014年以來,他又擴種到了100畝。他説:“現在農場土地上的水利設施和條件這麼好,種水稻更有把握,風險小,更能賺錢!”

  目前,全場旱改水面積已達2000多畝,土地綜合治理進一步推動了農場種植業結構向高效、高産、優質方向調整,為農場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奠定了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