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躺”著的科研成果“轉”起來

  • 發佈時間:2015-08-03 05:39: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個暑假,剛剛畢業的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周龍鵬特別忙,實驗室、生産車間、全國各地的推介會現場組成了他這個暑假的全部。兩個月前,他和同學共同研發的“炫輪”産品通過“天府新區大學科技創新園”平臺獲得了660萬元的投資。

  “炫輪”是一種自行車輪顯示系統,有了“炫輪”,普通的自行車輪能搖身一變成為彩色螢幕。從2012年開始試驗,到如今産品投放市場,周龍鵬感受很深:“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環境,政府和社會共同推動,才是我們今天初戰告捷的關鍵。”

  四川雙流縣以建設“天府芯谷”為目標,充分發揮成都高校集中的優勢,攜手高校共同打造“天府新區大學科技創新園”,加快構建校地協同共建體系,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快速産業化,推動了地方經濟轉型發展。

  “與雙流縣共建大學科技園,我們可謂是一拍即合。”西南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副總經理康凱寧表示,科技成果轉化在高校雖然沒有進入考核體系,但對於教授團隊和大學生創業群體卻很關鍵,一方面教授專家的成果需要轉化落地,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者需要平臺支援。

  “與高校共建科技園應該説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好事情。”雙流縣科技和經濟發展局局長馬駿的看法與康凱寧不謀而合。企業要升級轉型需要依託高校的技術支撐,好的研究成果孵化落地後,可以直接轉化為産能。“成果如果放在研究報告裏,那只能是紙上的東西,只有落地走向市場才能體現其價值。”馬駿表示。從2012年開始,雙流縣先後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5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

  裝貨,抬舉,上架。7月7日,成都瑞迪機械實業有限公司的碼垛機器人,進入到性能測試環節。去年底,成都瑞迪機械與電子科大合作,深度研發機器人産業,依託高校和科研院所,瑞迪機械實現了穩步發展。目前,瑞迪機械擁有各項專利7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80%以上集中在電磁制動器項目。

  依託高校,推動創新發展,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目前,雙流有近百家企業與落戶大學科技園的高校對接合作。

  “與雙流的合作相當於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利用雙流的地方資源,整合高校的科研資源,實現了‘躺’著的實驗室成果向地方的轉化,繼而再孵化。”康凱寧説,現在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激情很高,高校專家、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也越來越多,通過大學科技創新園這一平臺,使高校與地方都找到了共贏發展的契合點。

  借助天府新區加快建設的東風,今年5月,天府新區大學科技創新園正式掛牌。目前,天府新區科技創新園已擁有創新創業載體5個,高層次創新企業人才200余人,入駐信達文化傳播創業團隊等創新創業團隊77個、四川天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等項目95個。

  “創新創業需要環境,我們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打造天府新區大學科技創新園,目的就是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雙流縣委書記周先毅表示,雙流縣不僅和本地院校共建了研究院和産業園,還與中國地質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外地甚至境外優秀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為了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和創業團隊入駐,雙流與5所合作的高校共建了5隻總規模近1億美元的青年大學生天使投資基金。同時,還通過建立國家積體電路西南公共服務平臺、四川省大數據與智慧資訊系統協同創新中心等11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天府新區大學科技創新園內的科技型企業,特別是初創型企業提供技術轉移、專業培訓、創業諮詢、檢驗認證,以及政策、法律、財務、市場推廣等服務。

  此外,雙流還在天府新區大學科技創新園附近配套修建了8500余畝的濕地公園,配套完善了相應的教育和衛生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優質的配套生活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