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知名機構:“一帶一路”對沿線新興國傢具正面影響

  • 發佈時間:2015-08-01 15:4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上海8月1日電 (記者 姜煜)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以及著名評級機構穆迪,近日不約而同關注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指出“一帶一路”下國際資本和中國企業的合作將帶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而該戰略對沿線新興市場國傢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普華永道思略特諮詢公司高級經理、“一帶一路”團隊核心成員丘志恩表示,在即將到來的發展中國家基建融資大潮中,全球利益相關方與中國企業之間的合作存在巨大潛力,“一帶一路”是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頂層戰略,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以及中外企業都可能從中受惠。

  丘志恩預測,在未來十年,為了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將調動一萬億美元國家資金用於超過65個國家的基建項目。他説:“當前,國開行和進出口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已儲備近8000億美元的項目資金。而近期受媒體熱炒的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源於中國的開發性國際金融機構,也是實施‘一帶一路’項目的重要融資渠道”。

  然而,近一萬億美元的潛在資金規模也僅僅是解決發展中國家基建融資需求的冰山一角。根據普華永道思略特的預計,下一個十年,發展中國家基建的資金需求將超過10萬億美元,為滿足這一巨大資金需求,必須拓寬多元融資渠道引入私人、商業和社會資本。

  普華永道的研究報告認為,大量“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可成為發達國家資金進入發展中國家基建領域投資的通道和載體。比如,中國建築承包企業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在國際資本市場的低成本融資(例如發行歐洲債、美元債或與多邊國際金融機構合作),並積極探索通過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在基礎設施領域的直接投資。

  從普華永道思略特服務這類中國企業的經驗來看,這類由國際銀行、基金和金融機構和中國企業合作開展“多邊PPP”模式,將大大拓寬基建領域內的全球融資渠道,為各國政府和大量企業提供發展機會。

  報告認為,中國企業與國際利益相關方應該更多考慮“多邊PPP”方式,充分利用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和國際資源,共同將“一帶一路”的資源輻射進一步擴大。同時,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和加強其對國際基礎設施市場的影響力。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旨在深化與三大洲40多個參與國家的經濟一體化,對沿線新興市場國傢具有正面信用影響”,穆迪的研究報告稱。

  “一帶一路”戰略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穆迪預計該戰略將主要使沿線每人平均收入相對較低、進出口貿易逆差難以通過外資解決、投資率較低的國家受益。

  “豐富的自然資源推動了這些國家的增長,雖然最近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前景蒙上陰影,但其增長潛力仍相當強勁”,穆迪稱,在這一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可能對南亞和東南亞基礎設施貧乏的國家産生變革性影響,將刺激其投資、提升經濟增長潛力,而基礎設施的發展尤其將帶動中亞地區國家的雙邊貿易活動。(完)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