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低收入者理財應合理分配月薪

  • 發佈時間:2015-08-01 06:40:16  來源:長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秀薇

  許多人固有的觀念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遊戲,中低收入者無“財”可理。“這個觀念不對,其實理財與收入無關,更不是富人的專利。即使收入不高,但如果擁有良好的理財規劃,同樣會獲得較高的生活保障。”恒天財富恒天商學院首席講師劉禹説。

  劉禹解釋説,中低收入者的特點是財富積累較少,風險承受能力低,大部人分每月結余不多但保障性需求較強。因此,對於收入低的人群來説,在理財的時候,需要更加謹慎、穩健。

  這部分人群必須要開源節流,積極攢錢。要獲取家庭的“第一桶金”,首先要減少固定開支,即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儘量壓縮購物、娛樂消費等費用,保證每月能節余一部分錢。劉禹建議,以我市一位月收入4000元的單身人士為例,房租或貸款以及生活費用等每月固定開支應控制在2000元,剩下的2000元就要作為理財的目標進行再分配。可以每月投兩份各為300元的定投基金,再拿出400元存為銀行零存整取,剩下1000元可以存為定期存款。“開源是生財的根本,節流則是要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除去吃、穿、住、行外,只能儘量減少日常不必要的開支。”劉禹説。

  對低收入者而言,儘管存款利率往往趕不上貶值速度,但儲蓄仍是基本理財手段。一筆存款簡單地放在銀行工資卡裏,只能享受很低的活期存款利率,而如果改為定期存款將會獲得更多的收益。“短期似乎差別不大,一般也就幾十元、上百元的出入,但時間一長,再加上利滾利的因素,兩者收益差距就很可觀了。一點點的細節差距,十幾年後會帶來質的不同。”劉禹説。

  另外,中低收入者保障水準有限,風險防範能力低。因此,在理財時更需要考慮購買保險,轉移風險,從而達到擺脫困境的目的。尤其對於年齡較大、下崗在家、無固定收入的低收入者更應該加大保險方面的投資,為自己的未來多設一道保障。保險從業人士建議,對於低收入人群,首先應購買一份純保障型保險産品,以“健康醫療類”保險為主,以意外險為輔助。如果資金還有剩餘,則可以選擇一些“分紅保險”。不過,在金額上,中低收入者的保險支出以不超過家庭總收入的10%為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