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群眾文化骨幹“揣著”文憑上崗

  • 發佈時間:2015-08-01 02:35: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郤嶼杉

  今後,京郊延慶縣街頭巷尾的大秧歌、廣場舞有了自己的專業藝術指導員,而且這些藝術指導還都是村裏人。7月9日,延慶舉辦的全國首個群眾文化組織員社會文化藝術中專班結業。這些群眾文化組織員將“揣著”中專畢業證書,繼續從事文化組織員的工作,領著村民唱歌、跳舞、學知識,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

  村裏的群眾文化組織員為何要上中專班?延慶縣文委文化科負責人道出了開辦中專班的初衷:“開辦中專班就是為了提升群眾文化組織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使他們達到‘會組織活動、會指揮合唱、會舞蹈編排、會樂器演奏、會電腦技能、會做群眾工作’的要求,使他們真正承擔起村級文化組織工作,帶動和指導農民開展文化活動。”

  據了解,2011年12月,延慶在376個行政村設置了群眾文化組織員。作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這也是全國第一批群眾文化組織員,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有益嘗試,被賦予了熱切的期望。然而,文化組織員上崗了,有熱情、有幹勁兒,卻缺少方法,有勁兒不會使。“自己都不會唱、不敢跳,怎麼教別人唱歌跳舞?嶄新的設備放在那兒,就是不會使,怎麼組織活動?”延慶縣八達嶺鎮大浮坨村群眾文化組織員陳會琴道出了大家面臨的困境。

  於是,2012年3月,“延慶縣群眾文化組織員社會文化藝術中專班”應運而生。延慶縣15個鄉鎮,每個鄉鎮組建一個班,開始了為期3年的培訓學習。中專班由北京市農廣校按照中央農廣校的統籌安排設置專業課程,由最了解農村群眾文化需求的延慶職教中心老師任教,讓學員們學到真本領。“我們中專班整整上了3年課,每週上兩次,聲樂、舞蹈、電腦……什麼都學。”説起中專班的學習,陳會琴滔滔不絕。

  3年間,群眾文化組織員們一點點發生著變化:以前性格內向、不敢當眾發言的,變得説話自然流暢、落落大方;以前表演節目扭捏生澀、羞羞答答的,變得能歌善舞、表現力強;以前組織個活動就手忙腳亂、手足無措的,變得駕輕就熟、有條不紊;以前面對數字影廳的“高科技産品”無從下手的,變得手到擒來、動作純熟……

  中專班學員、舊縣鎮米糧屯村群眾文化組織員賀五友用一段自編自演的快板書《心裏話》説出了自己的變化:“我46歲年紀大,唱歌跳舞基礎差——唱歌跑調、跳舞劈叉,組織活動就抓瞎。”可如今,賀五友大不一樣了,在群眾文化組織員中專班的彙報演出中,他不僅擔任了主持人,還表演了快板書,雪白的襯衫映著大紅的背景屏,手裏的快板叮噹作響,46歲的賀五友在舞臺上煥發出獨特的青春魅力。

  群眾文化組織員們在不斷成長、提高的同時,也隨時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村級群眾文化生活的組織和開展中。於是,廣場舞、快板書、京東大鼓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在延慶的村村巷巷裏紅火熱鬧起來,村民文藝宣傳隊、星火工程隊、體育健身隊等各種文化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延慶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起來了、熱鬧起來了。

  3年來,群眾文化組織員們還積極投身到本鄉鎮的基層文化活動中,真正成為農村文化活動的經營者、管理者和組織者,他們打造、排練了劉斌堡鄉《媯水河上戲旱船》、舊縣鎮《好一個花鼓燈》等近百個表現本鄉鎮特色、文化和魅力的好節目;他們為星火工程隊排練打造節目36個,組織建立星火工程隊6個,為全縣基層文化演出輸送了人才……在他們的努力下,各鄉鎮的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品牌,帶動了村鎮文化事業的大繁榮和大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