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韓為何出臺22萬億韓元經濟刺激政策

  • 發佈時間:2015-07-31 20:02:4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減少中東呼吸綜合徵事態對南韓經濟的消極影響,提振經濟,南韓政府近期決定2015年內釋放22萬億韓元(約合1210億元人民幣)資金以刺激經濟。具體包括規模達11.8萬億韓元的追加預算案,以及無需獲得國會決議的政府基金支出增額3.1萬億韓元、公共機關投資擴大2.3萬億韓元和通過進出口銀行等進行金融支援,預計支援總金額達4.5萬億韓元以上。

  從去年起採取刺激性經濟政策,全力推動經濟復蘇

  極度依賴出口的南韓經濟,一直受到全球需求復蘇慢于預期的影響。從2014年起,南韓政府就一直努力動員國內各方不遺餘力提振國內經濟。

  2014年7月南韓公佈了新的經濟政策基調,即南韓政府將採取刺激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投入40萬億韓元拉動內需和刺激消費,以實現經濟復蘇。南韓政府確定了更大膽更積極的宏觀政策基調,採取寬鬆的財政政策,全力推動經濟復蘇。

  2014年12月22日,由於民間投資和公眾信心較政府原本預期走弱,南韓下調了2014年及2015年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並認為油價下跌、社會福利增加以及政府提高家庭收入計劃的措施能夠提高家庭支出,同時為了引導財富流向家庭,南韓國家退休基金和其他國營基金將增強股東影響力。

  哪些因素造成南韓近期經濟不景氣

  第一,全球經濟低迷對南韓經濟造成衝擊。南韓出口占GDP的比重在1996年僅為27.7%,但到2011年猛增至56.2%,2012年更是逼近60%。南韓經濟的對外依存度較高,出口在國內生産總值中佔有較大比重,這樣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全球經濟一旦陷入低迷,南韓出口必然受到衝擊,進而引發整體經濟的不景氣,南韓的金融市場如股市、債券、外匯也同時會受到影響。

  南韓官方在2014年初發佈的《最近經濟動向》(綠皮書)1月刊中評價稱,美國財政和量化寬鬆風險以及日元疲軟等對外風險猶存。日元持續貶值會給南韓出口帶來負面影響,這也進一步説明瞭外部經濟環境對南韓國內經濟的影響。

  第二,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影響了南韓經濟。自南韓發現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患者開始,為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南韓政府採取了各項措施,如密切追蹤隔離人群、中小學停課等。而南韓經濟也因疫情而受創,旅遊觀光業首當其衝。另外,餐飲、運輸、地方展覽及化粧品業也都受到影響。此次22萬億韓元的經濟刺激政策會扶持受到影響的醫院及觀光業。

  在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爆發以後,南韓民眾消費心理的官方數據紛紛亮起了紅燈。6月第一週南韓百貨店的銷量相較于5月第一週平均下降25%,相較去年同期下降16.5%。與此同時,休閒娛樂等服務業的消費情況也不容樂觀。統計顯示,南韓各地電影院的票房下降近六成,南韓民眾平時最熱衷的職業棒球聯賽的觀眾人數也下降了近四成。

  第三,南韓國內經濟轉型推進緩慢。製造業是南韓的支柱産業,但是從全球的角度看,南韓製造業處於中端水準,因此為進一步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南韓政府正在促使其製造業向高端轉型。從東亞以及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歷程看,在一國製造業發展到相對高點時,投資率也會達到高點,從而推動一國GDP的增長。

  目前南韓經濟轉型速度緩慢,一方面會使製造業的投資機會相應減少,另一方面缺乏競爭力的製造業企業會面臨被淘汰或轉向國外投資發展,結果是造成國內的投資率下降,進而引發經濟增長停滯。

  提振經濟的途徑

  第一,由於出口占GDP比重較高,因此南韓需加強國內防禦全球經濟波動的能力。國際金融危機的出現,不僅對全球金融體系的構建提出了挑戰,而且檢驗了南韓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事實證明,南韓經濟和金融的抗風險能力有待完善,應進一步探索國內經濟安全體系的構建,將危機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第二,提振國內及國外的消費信心。南韓政府已決定轉變初期採取的“停業、停課、停止外出”等消極策略,轉而積極開展宣傳,穩定民眾情緒,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重振國內和國外的消費信心。

  第三,推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注重立體化産業結構構建。目前南韓第一産業相對落後,第二産業比較發達,第三産業比重下降,這不利於經濟發展。所以要進行立體化的産業結構構建,鼓勵第一産業的發展,為其提供有力的資金以及技術支援,推動第二産業的升級,提高第三産業的比重,同時應加強與産業互補性國家的經濟聯繫。

  (作者單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