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衍生品並非全部産品都為"高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7-31 06: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蔣檸潞) 在普益財富發佈6月份銀行理財市場月報中顯示,有32款結構性産品未達最高預期收益。據了解,結構性産品是指在普通存款上加入一定的金融衍生産品,但是金融衍生産品本身存在高風險。分析表示,不是所有的金融衍生品都存在高風險,部分金融衍生品的産生是基於風險規避的。

  普益財富發佈的報告顯示,6月份有32款結構性産品未達最高預期收益。有投資者表示,結構性産品是指在普通存款上加入一定的衍生金融産品,但金融衍生産品本身存在高風險,是否是這個原因導致結構性産品未達預期最高收益數量最多?

  普益財富研究員李林夏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投資者需要明確的是,並非所有的金融衍生品都存在高風險,恰恰相反,很多金融衍生品的産生是基於風險規避的。如應用股指期貨而做的套期保值就是為了對衝現貨市場的風險。在這32款未達最高預期收益的結構性産品裏,確實有很大一部分是掛鉤的交易所股票指數。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確實和6月份股市波動大有關。不過,這些結構性産品就算未達最高預期收益,其到期年化收益也是不差的,大多處於4%至5%之間。

  相關閱讀:

  組合投資類産品發行"坐電梯" 數量減少為規避風險

  銀行間債券市場受捧 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産品受益

  保證收益需分清"高低" 投資者不介意"高收益非保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