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陶瓷文化遇到旅遊

  • 發佈時間:2015-07-30 22:29:5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孟妮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起景德鎮,很多人自然會聯想起景德鎮的最大標簽陶瓷,而這也使得景德鎮成為國內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為了做大旅遊蛋糕,打造旅遊新亮點,近年來,景德鎮創新發展模式,依託陶瓷文化,將其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使得景德鎮旅遊業呈現出新的高潮。據統計,過去的一年多來,景德鎮旅遊的接待人次突破2500萬,旅遊總收入超過200億元。“2015尋找最具文化創意旅遊度假目的地采風行”將第三站選在了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藉以“管中窺豹”,感受陶瓷文化與旅遊的完美碰撞,進而找出景德鎮旅遊發展的脈絡。

  留住文化留住人才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8年8月,景德鎮市古窯民俗旅遊公司與景德鎮市文化局簽訂合作經營協議,由景德鎮市古窯民俗旅遊公司負責古窯的經營。6年來,古窯緊緊圍繞瓷窯文化做文章,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初入古窯,你就會為這裡無處不在的瓷文化所感染:目之所及碎瓷遍地堆積,池塘中的紅魚搖曳在水底彩瓷的斑斕中,墻上都是鑽石般晶亮的瓷片,甚至垃圾桶、標識標牌上都以彩瓷鑲嵌……

  近年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正在逐漸消逝,為此,古窯的管理者以“開發性保護”的創造性理念,為“旅遊”和“文化”的結合樹立了一個典範,挽救了瀕臨失傳的手工制瓷。古窯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産線。“一根木棍攪動千年,一門手藝養活一城人”,只見老藝人用木棍攪動車盤,車盤快速旋轉,開始做坯拉坯。隨著師傅雙手的微妙變化,一隻只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瓷器漸漸成形。手引泥走,泥隨手變,揉泥、拉坯、印坯、挖足、利坯、畫坯、施釉……72道工序,每一道都是珍貴的非遺。這樣的老藝人在古窯有200多位。“手工制瓷之難,難在人才。我們必須站在文化的角度,站在與景區文化個性相融合的角度,不斷提高某些旅遊文化産品或旅遊文化服務項目的商業化水準,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復活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景德鎮市古窯民俗旅遊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武平對非遺項目的獨特觀察和思考,意味深長。

  事實上,古窯只是景德鎮寶貴陶瓷文化遺産中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目前,景德鎮境內有高嶺古礦、珠山禦窯廠、古窯等30多處陶瓷文化遺址,有建國瓷廠、為民瓷廠、光明瓷廠等20多處工業遺存,其中一部分已經被開發成了旅遊精品,潛力巨大。

  古窯復燒成旅遊新亮點

  除了保護和還原手工制瓷技藝,隨著古窯復燒大幕的開啟,成為另一個讓古窯名聲大振的助推器。

  據了解,景德鎮古窯復燒從2009年開始,迄今為止已經復燒了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明代御用瓷窯。古窯有著名的四大名瓷:青花瓷、顏色釉瓷、玲瓏瓷、粉彩瓷,最愛的青花瓷,被稱為“白釉青花一大城,花從釉裏透分明”,藍白分明,優雅寧靜。

  穿過瓷苑,越過風火仙師廟,繞過瓷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體積最大,燒柴最多的一座古窯映入眼簾:鎮窯,面積大約260立方米,每次能燒2萬~3萬件瓷器,要用大約7萬~8萬斤松木。它是燒制特色傳統瓷,尤其是顏色釉瓷最合適的窯爐。

  記者採訪之時,恰巧趕上了古窯的明清御用窯風火窯點火儀式,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蝸牛景區管理有限公司景區運營管理專家徐挺以及相關目的地代表共同點燃了古窯,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遊客的參與,接下來就是等待“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涅槃時刻。

  據周榮林介紹,古窯復燒有三難:人才難遇、材料難得、成品難求,而最難的是窯火。正因為這三難,才生産出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景德鎮瓷器。

  如今,古窯已經成為景德鎮旅遊的一張新名片,每年吸引著大量遊客來訪。去年國慶黃金週期間,古窯迎來大量海內外遊客,客流量同比增長了3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