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山大水大開放

  • 發佈時間:2015-07-30 16:31:0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摘編自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抓住新機遇,落實“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重大部署,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統籌資源配置和生産力佈局,重慶對內對外開放正在全面提速。

  重慶,7月16日零時。

  寸灘港3號泊位:“江集運1239”號貨輪滿載著320個集裝箱,從這個長江上游最大的集裝箱碼頭鳴笛出港,順著長江黃金水道駛向上海。

  團結村鐵路中心站:今年第108班“渝新歐”班列正整裝待發,來自雲南的後谷咖啡,天亮後將從這裡啟程,運往萬里之外的德國杜伊斯堡。

  江北國際機場:一架貨機平穩降落,20多噸電子産品及零配件很快就將與它們的重慶客戶見面……

  這是重慶水陸空立體物流運作一天中的尋常“截面”,也是重慶新一輪擴大開放的生動投射。

  抓住新機遇,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重大部署,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統籌資源配置和生産力佈局,重慶對內對外開放正在全面提速。

  向西:依託“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平臺;向東:依託境內600多公里的長江黃金水道,打造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向南:依託渝黔、渝昆,建設南向陸路通道,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産業腹地。

  積極作為推動開放提速,開放提速倒逼改革創新。把區位變成方位,把定位變成地位,重慶築牢開放型經濟的根基。

  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大産業、大環境,開放的元素在聚合反應中裂變。

  拓寬大通道。圍繞以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水運、資訊及口岸為支撐的五大對外通道體系,策劃項目290個,總投資約1.8萬億元。

  構建大平臺。以港口、鐵路、機場三大區域性交通樞紐為基礎,以水運、鐵路、航空三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為支撐,以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和鐵路保稅物流中心為載體,形成聯動開放平臺的絕妙組合。

  深化大通關。內聯+外接,關檢合作全面推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推動長江經濟帶區域通關一體化,試點“進口直通、出口直放”。

  集聚大産業。全國最大汽車製造基地;全球3台筆電,就有1台“重慶造”;物聯網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等十大新興産業集群骨架開始成型。

  做優大環境。簡政放權、貼近市場主體服務的政務環境,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的生態環境,讓城市宜業度、宜居度直線上升。“這是一座前進中的城市,我能感受到她的活力。”德國漢莎貨運航空公司重慶代表處負責人許玲如是感慨。

  跨境電商、保稅貿易、金融服務、貿易功能區,開放的新業態在創新中起步。一季度,重慶市跨境電商成交額達7180萬元,超過去年總額。拓展保稅貿易,去年交易額超1.3億美元;推進金融業開放,已入駐外資銀行16家。

  上半年,在全國外貿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重慶實現進出口總額426.8億美元。GDP增速達11%,較全國高出4個百分點。

  大山大水的重慶,從深居西南內陸後方,到躍身開放高地前沿,連接我國東中西部和歐洲、亞太、東盟三大經濟圈,敢於擔當值得期許。

  (摘編自人民日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