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二戰老兵著書回憶行軍經歷 揭露戰爭殘酷

  • 發佈時間:2015-07-30 14: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29日報道,太平洋戰爭期間曾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原“二戰”老兵吉岡義一,將自己的經歷寫成《零的進軍 大陸打通作戰湖南進軍》一書,于6月出版。該書總結整理了“二戰”後5至15年間吉岡義一的回憶,詳實記錄了當時戰爭反覆進行的情形。

  “軍隊組織完全不承認自由。姓名、個性均被無視,不認可個體的獨立性”。執筆者、日本熊本縣菊池市91歲的吉岡義一,1943年被送往中國戰場,在中國作戰兩年,抗戰勝利後被扣押在湖北省,後復員。

  戰爭結束五年後,吉岡義一抱著“不能忘記被蛆殘食的死去的同伴”的想法,開始書寫自己的經歷。記錄的原稿多達一千六百多張,還加入了自己作的插畫。

  “想到故鄉的父母,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十分懷念和平的家庭生活/感受著不知何時到來的死亡陰影持續行軍”。吉岡義一所在的部隊,背負50公斤以上的重物,一邊不分晝夜徒步行軍約1400公里,一邊反覆進行戰鬥。沒有任何物資補給,靠闖入民居掠奪物品即“徵調”度日。

  “屍體長眠于巨石之間/屍體變成紫色,簡直像氣球一般緊繃浮腫,十分悲慘…/多麼不幸…”

  就算同年入伍的同伴的屍體擺在眼前,只説“戰場不容感傷”,不能流淚,也不會停止行軍。反覆的戰爭,同伴的死亡,來自老兵的欺辱,對中國勞動人民的屠殺……吉岡義一用生動的語言將這些場景記錄下來。

  3年前,致力於傳講戰爭經歷的“新老人會熊本支部”得知了吉岡義一所作記錄,決定將其出版。大學生志願者將記錄輸入電腦,出版費用來自於捐贈。

  關於屠殺中國人的記述,有些表述引發了贊成、反對兩種論調,但因為“出版該記錄的意義就在於保留原文”,最終保留了下來。新老人會熊本支部負責人小山和作説道:“戰後不久寫成的記錄,存在其作為記錄的價值。”

  “弱者經常最先犧牲。戰爭奪走了人類的心,使人墮落到連野獸都不如/軍隊為了戰爭目標什麼都能坦然施行”

  吉岡義一説道,戰爭是“人類世界中最糟糕的東西”。並對其感到畏懼。“戰爭這一巨大的齒輪如果開始了轉動,就不會輕易停止。微小的人類個體就算反對,也會被戰爭摧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