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高山深谷如何練就産業大軍

  • 發佈時間:2015-07-30 02:31: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傳君

  四川省萬源市地處川東北秦巴山腹地,森林覆蓋率63.5%。境內處處高山深谷,可耕地大多零碎、狹小,去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為5873元,比達州市平均水準低3000余元。儘管如此,50萬餘農民不懼高山深谷的阻隔,他們聚沙成塔、抱團出擊,巴山雀舌、舊院黑雞、板角山羊、珍珠花菜等獨具地域特色的優質農産品走出深山,走向都市餐桌。

  為充分利用生態富硒資源,並在緊缺的可耕地資源中挖掘出最大的財富潛力,近年來,萬源市著力實施養殖業“千百十”工程和種植業“百萬畝”工程,一個個特色産業正在成為一支支富有戰鬥力的産業大軍。

  股份制合作社帶領村民闖路子

  萬源市白羊鄉茶葉專業合作社位於白羊鄉三清廟村,通過股份合作的發展模式,合作社帶動當地698戶農民從分散走向集約,發展富硒茶産業,戶均增收7300元以上。

  合作社理事長胡雲海從承包一塊380畝的荒廢茶園起家,5年來通過與當地農民不斷磨合,逐漸將基地擴大到2300多畝,年産茶葉近2萬公斤,年經營收入達500多萬元。

  當年35歲的胡雲海,看到富硒茶産業的大好前景,毅然放棄在城裏的裝修工作回村種茶。隨著茶葉的豐收,胡雲海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平時五六名鄉親在他的茶園裏做工,忙時還會聘請附近村莊20多名農民,於是,胡雲海成了遠近聞名的“地主”。

  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的衝動讓胡雲海打起了三清廟周邊分屬60多戶農民的523.5畝土地和荒山的主意。起初,他想從農民手裏租,哪知跟農民一談便碰了釘子。

  這60多戶農民,忙時在家種地,閒時便外出打工,雖然心挂兩頭,但有進有退。農民認為,土地最終還是保障農戶養家糊口的“底線”,也是農民的最後“家當”,農戶不願意流轉土地,主要是怕徹底失去土地的經營權。

  於是,胡雲海便逐門逐戶做工作,保證“不改變土地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損害農戶利益”,實行股民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方式組建合作社,農民逐漸打消了顧慮,白羊茶葉專業合作社也應運而生了。

  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方式把土地交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並成立富硒茶葉銷售、配送中心,統一回收産品銷售;在前5年合作社每年給予300元/畝的保底分紅,以後每5年上浮100元;在茶葉能採摘有産量時,合作社與社員按5:5分成。

  合作社常年解決農民就近就業80余人,每年創造就業收入達60余萬元。入股農民每畝分得紅利達1192元,畝均收入可增加900元,是入股前的4倍多。

  如今,借政府搭建的“巴山雀舌”富硒茶系列産品推介會,合作社每年都要成功簽下數百萬元的銷售訂單,並與一些客戶建立了長期的銷售合作關係。

  合作社聯合起來抱團出擊

  位於萬源市白沙鎮金雞坪村的玉江養殖專業合作社,由下崗女工劉達玉一手創建,不到兩年時間,合作社發展成擁有14個養殖場、71個成員的實體,目前羊存欄7000隻。

  金雞坪村農民歷來以家庭小戶養殖本地板角山羊為主,2011年劉達玉從當地一鄉鎮企業下崗後,四處考察決定利用家鄉良好的山林資源養羊。

  2013年8月,劉達玉從山東菏澤引進311隻波爾山羊,又挑選了幾百隻本地板角山羊,在草深林密的半山腰建起羊圈。從此,她揮動牧鞭,跟隨羊兒穿林越溪,每年出欄1000多只羊,有100多萬元的收入。

  劉達玉的成功吸引了更多有志於養羊的當地農民,隨即産生了10余個養殖大戶,大家一起成立了合作社,一些小規模養殖戶乾脆不養了,將土地和山林入股合作社,為合作社種牧草或放羊,每天還可掙70元的工資。

  儘管成立了合作社,但總規模還是不算大,加之山高路遠,飼料、藥品的採購和産品的銷售等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一打聽,這樣的煩惱在其他養豬、養牛、養雞合作社同樣存在。“萬源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分佈在各地的合作社往往小而散,因此僅靠單個合作社難以吸引飼料、藥品廠家和産品買家的青睞。”劉達玉説。

  怎麼辦?聰明的養殖戶想到這樣一個妙招:大家團結起來,以其中一個實力最雄厚的合作社打頭,成立一個類似“聯合社”的組織,共同面對市場。於是,萬源市潤豪舊院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便扛起了這桿大旗,旗下24家養殖專業合作社抱成了團。

  潤豪舊院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擁有一個國家級標準示範場,年出欄雞苗達100萬隻,年出欄商品雞達50萬隻,因規模大、實力強,多年來積累了不少節約成本的經驗。

  潤豪舊院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程祥安説,大家抱成團後,飼料、藥品可直接到廠家採購,飼料每噸可節約1000元,藥品可節約50%,銷售上統一調配車輛,大家根本不愁銷路問題,而且京廣滬市場隨便走。

  培育龍頭力補短板

  為了進一步做大生態富硒産業,萬源市正大力實施“千百十”工程和種植業“百萬畝”工程:即發展茶葉、馬鈴薯、蔬菜、經果林、道地中藥材等富硒食品藥材基地100萬畝,實現年出欄千萬隻舊院黑雞、百萬頭生豬、十萬頭牛、十萬隻羊、十萬桶蜂蜜。

  結合自身實際,萬源市一直高度重視培育家庭農場、股份制合作社、龍頭企業,目前全市已有家庭農場300多家,股份制合作社近400個,但龍頭企業仍然是一個短板。

  利用資源優勢築巢引鳳,招商引資培育龍頭企業,這是近幾年萬源市著力實施的産業發展政策,九硒農牧業有限公司便是成功範例,該公司計劃3年內在萬源投資10億元。

  按計劃,公司2015年將新建4個擴繁場,300戶家庭農場;建成1個有機肥料廠;建設3個放養基地,完成生態放養土豬10萬頭;開工建設屠宰加工廠1個;飼料廠竣工投産。

  2016年,公司將再建成140戶家庭農場;完成屠宰加工廠建設並投入生産;全面完成年出欄100萬頭生豬的目標任務。目前,公司已在11個鄉鎮全面啟動興建家庭農場。

  公司直接經營飼料廠、擴繁場、種公豬場、屠宰加工、市場行銷等,將生豬育肥以家庭農場的方式讓利於民,且家庭農場的修建、飼料的提供、疫病的防控、生豬的銷售、市場的風險等全部由公司承擔。“以一個最小的年出欄2400頭生豬的家庭農場為例,僅需一個全勞動力,年純收益可達10萬元以上。”公司有關負責人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