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業和資訊化部關於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

  • 發佈時間:2015-07-29 17:29:47  來源:工信部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工信部原〔2015〕2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有關中央企業:

  為落實《中國製造2025》有關部署,促進化肥行業轉型升級,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我國化肥行業轉型發展重要意義

  化肥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支撐,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産業,對於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以來,我國化肥總量保持快速增長,氮肥、磷肥産能、産量及消費量已居世界首位,並實現自給有餘;鉀肥生産躍居世界第四,自給率大幅提升。其中:氮肥總量年均增速4.5%以上,2014年産能6000萬噸(折純N,下同),産量4553萬噸,尿素實物産量6593萬噸;磷肥總量年均增速1.6%,2014年産能2350萬噸(折100%P2O5,下同),産量1708萬噸,磷銨實物産量3880萬噸,複合肥實物産量6500萬噸;鉀肥總量年均增速14.7%,2014年産能677萬噸(折100%K2O,下同),産量552萬噸,自給率提升至50.3%。

  我國化肥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産能過剩矛盾突出,産品結構與農化服務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水準不高,硫、鉀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等。

  我國化肥行業已經到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推動行業化解過剩産能、調整産業結構、改善和優化原料結構、推動産品結構和品質升級、提高創新能力、提升節能環保水準、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我國化肥行業由大變強。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以促進糧食增産、農民增收、生態環境安全和滿足科學施肥需要為出發點,按照《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調整化肥行業産品結構、提升創新能力、加強農化服務,切實提升行業增長品質和效益。

  (二)主要目標

  1.總量調控目標

  到2020年,氮肥産能6060萬噸,産能利用率提升至80%;磷肥産能2400萬噸,産能利用率提升至79%;鉀肥産能880萬噸,自給率提升至70%。

  2.原料結構改善

  到2020年,採用非無煙煤的合成氨産品佔比從目前的24%提升至40%左右,硫資源對外依存度下降10個百分點。提高中低品位磷礦資源開發利用水準,採用浮選技術使入選磷礦品位下降2-4個百分點。加大難溶性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生産規模儘快得到提高。

  3.産品結構升級

  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産品品質為目標,大力發展新型肥料。力爭到2020年,我國新型肥料的施用量佔總體化肥使用量的比重從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氮肥、磷肥企業非肥料産品銷售收入比重達到40-50%。肥料産品品質進一步提升,複合肥産品水準不斷提高,品質更加安全可靠。

  4.節能環保水準提升

  到2020年,所有合成氨企業能源消耗水準達到《合成氨單位産品能源消耗限額》要求,其中70%的企業達到新建企業準入值要求;所有磷銨企業能源消耗水準達到《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和工業硫酸單位産品能源消耗限額》要求。所有加工型硫酸鉀企業能源消耗水準達到《硫酸鉀單位産品能源消耗限額》要求。

  合成氨企業噸氨排水、氨氮、COD達到《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磷銨企業污水排放達到《磷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提升磷石膏開發利用水準,到2020年,磷石膏綜合利用量從目前年産生量的30%提高到50%。

  三、化肥行業轉型升級重點措施

  (一)著力化解過剩産能。一是嚴格控制新增産能。採用減量置換原則,嚴格市場準入,強化行業監管,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各地要嚴格遵守《合成氨行業準入條件》和《磷銨行業準入條件》的相關要求。原則上不再新建以天然氣和無煙塊煤為原料的合成氨裝置,新建或擴建濕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銨、磷酸二銨裝置。氮肥行業參考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産能置換實施方案進行減量置換;鉀肥行業要考慮資源的可持續性,不得盲目擴産。二是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及時公佈符合《合成氨行業準入條件》和《磷銨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建立落後産能退出長效機制,嚴把環保關、能耗關;對生産經營存在困難較多、産能利用率和銷售利潤率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的企業,逐步引導主動退出。三是鼓勵引導企業兼併重組,形成上下游一體的産業體系及橫向跨行業的肥化企業聯合,組建多産業結合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通過市場化整合,實現企業多元化發展,促進傳統肥料生産企業二次加工向消費地轉移,退出部分中小企業傳統肥料産能;四是推動産能向能源産地特別是具有能源優勢的棉糧産地集中,逐步與煤炭和電力實現一體化生産。

  (二)大力調整産品結構。一是鼓勵開發高效、環保新型肥料,重點是:摻混肥、硝基複合肥、增效肥料、尿素硝酸銨溶液、緩(控)釋肥、水溶肥、液體肥、土壤調理劑、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等,包括穩定性肥料所需要的硝化抑製劑、酶抑製劑等添加劑和液體複合肥所需要的工業磷酸銨、聚磷酸銨、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等優質原料;二是依託産業優勢開發、打造碳一化工、精細磷化工、濕法磷酸精製及深加工等新的産業鏈條,在發展新型肥料的同時,利用現有資源,加大對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氟化工、鉀精細化工等産品的開發力度,拓展産業領域,延伸産業鏈條,構建化工多聯産板塊;三是大力拓展工業應用。氮肥重點是建設車用尿素供應網路和銷售體系,開拓尿素下游産品三聚氰胺制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和蜜胺泡棉用於發展綠色建材,同時擴大合成氨、尿素用於煙氣脫硫、脫硝的覆蓋面;鉀肥重點是推進食品級、醫藥級氯化鉀,及食品級磷酸二氫鉀的加工應用。

  (三)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一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約行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是:先進煤氣化技術、高效低壓合成大型化技術、新型肥料增效技術、生物質肥料生産技術、大型空分壓縮機、大型磷礦浮選裝置、精細磷酸鹽加工技術、磷石膏預處理及化學法處理技術、難溶性鉀資源利用技術等。二是組建一批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的研發合作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依託骨幹企業凝聚産學研各方力量,形成有效的行業科技創新體系。三是培育一批創新型示範企業,以全面進行大型先進裝備和清潔生産技術改造、率先形成“堅持化肥、走出化肥”的特色産品結構、産品成本和全員勞動生産率達到行業領先水準、具有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和長足的發展後勁四項要求作為示範企業標準,帶動行業加快科技創新。

  (四)著力推進綠色發展。一是嚴格節能減排標準,全面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充分認識節能減排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通過嚴格標準倒逼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積極參與“能效領跑者活動”,為行業樹立節能標桿;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大力發展新型肥料,把化肥使用量零增長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發力點。二是加大資源回收利用和廢棄物綜合利用,做好磷礦資源中氟、硅、鎂、鈣、碘等資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磷石膏制高端石膏産品等。三是開發推廣節能減排先進技術。重點是:節能型全迴圈尿素生産技術、化肥生産廢水超低排放及氣體深度凈化技術、磷石膏無害化預處理及生産新型石膏建材産品技術、改進型磷石膏制硫酸技術、利用磷石膏和鉀長石生産鉀硅鈣肥技術、硫酸低位熱能回收技術、曼海姆法硫酸鉀裝置升級改造技術等。

  (五)積極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一是鼓勵行業協會、化肥生産、流通企業聯合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積極開展“網際網路+農資”活動,提供農化服務資訊、進行線上展示展銷和推廣,利用農資電商等新型業態和商業新模式促進行業發展。二是推動行業大數據應用。進一步加強行業協會經濟運作監測,促進資訊共用和數據開放,推動大數據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應用,實現産品、市場和效益的動態監控及預測預警,提高行業管理水準和企業科學決策水準。三是建立健全行業監督及産品追溯系統。採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物品編碼等資訊技術,建立産品追溯數據庫,杜絕假冒偽劣,提升企業品牌效益。四是建好智慧工廠示範工程。圍繞生産管控、設備管理、安全環保、能源管理、供應鏈管理、輔助決策等方面開展智慧化應用,提高企業勞動生産率、安全運作能力、應急響應能力、風險防範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五是加快大型化肥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通過對化肥企業能源生産、輸配和消耗實施動態監控和管理,優化化肥企業能源管理流程,提升能源管理水準,實現企業節能降耗、綠色發展。

  (六)加強農化服務。一是加快轉變經營理念。要適應農業深化改革和集約發展的新要求,化肥企業經營理念必須從産品製造向服務製造轉變,通過農企對接、貼心服務,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二是推進專業化農化服務體系建設。整合企業農化服務專職隊伍,提高服務科技含量,構建集測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科學施肥技術指導、農技知識諮詢培訓、示範推廣及資訊服務等為一體的農化服務網路體系。三是創新農化服務模式。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根據作物種類、種植方式、耕種群體的變化,分別推出現場配製、大戶定制、大配方小調整等不同的商業服務模式,並通過電商平臺開展跟蹤服務,贏得信譽。

  (七)借力“一帶一路”戰略拓展國際市場。一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化肥資源短缺的國家投資建廠、設立研發中心,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轉移輸出部分優勢産能;二是完善尿素、磷銨出口和硫磺、可溶性鉀鹽進口協調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努力培育進出口主體,提高國際市場話語權;三是加快境外鉀肥基地建設,鼓勵企業在有資源條件的國家採取包銷、參股控股、勘探開發等多種方式建成一批鉀肥生産基地。通過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化肥行業“走出去”步伐,構建互利雙贏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通過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等專項資金(基金),支援和引導化肥企業轉型發展;二是鼓勵社會資金,通過參股、入股或設立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産業基金等模式,積極參與行業轉型升級;三是積極研究化肥企業國際産能合作的相關政策,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推動本地區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研究出臺支援配套政策,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

  2015年7月20日

資訊化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先河環保 20.98 2.94%
2 國電南自 5.23 1.36%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國電南自 5.23 1.36%
2 先河環保 20.98 2.9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