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力士佈局中國頁巖氣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7-29 09: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治國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上海7月29日訊 (記者 李治國)時隔兩年後,全球第四大石油化工生産商——英力士集團董事長吉姆·拉特克利夫日前再次來到中國,為兩艘即將從美國向歐洲輸送頁巖氣的乙烷運輸船命名。

  這批在啟東船廠建造的“龍之船”總共要建8艘,是英力士全球頁巖氣計劃的一部分。為了每年將80萬噸頁巖氣從美國運輸到歐洲,英力士投資超過10億美元。

  吉姆·拉特克利夫説,這是一個全球性合作項目,涉及中國、瑞士、美國、丹麥、英國和挪威,“整個項目規模令人嘆為觀止,項目部分由中國工程公司承攬”。

  “超過2000人參與了工程建造,每艘‘龍之船’需要大約100萬個工時。”負責建造的太平洋海工集團董事長兼CEO梁小雷説。

  資料顯示,英力士業務網路遍佈全球,在全球16個國家中擁有65個大型石化生産基地。2014年集團生産逾六千萬噸的石化産品,銷售額逾570億美元。

  “龍之船”起航

  2011年英力士面臨全面挑戰。公司的美國石油化工業務在源自頁巖氣的廉價乙烷推動下蒸蒸日上,但同時歐洲業務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蘇格蘭北海天然氣供應接近枯竭。吉姆·拉特克利夫説,“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我們在蘇格蘭的業務存在可能關閉的風險,與此同時會損失數千個工作崗位。在挪威,我們要謀劃在美國和中東市場低成本競爭環境下的長期業務前景。”

  拯救歐洲業務的唯一手段是美國氣源,但是無法建造一條長達3000英里的海底管線。英力士集團財務總監約翰·裏斯説,“我們需要一條虛擬的橫跨大西洋的管線”。

  所以答案是用船隊組成一條橫跨大西洋的虛擬管線,將豐富的天然氣藏量與需求迫切的業務連接起來。唯一問題是沒有人用船長途運輸過這麼大量的乙烷。

  全球液化天然氣運輸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乙烷完全存在天壤之別,歷史上僅用小型船隻進行過短途運輸。“橫跨大西洋需要更大的船隻。”英力士集團貿易和運輸首席運營官戴維·湯普遜説。大多數企業認為這根本不可能,但英力士看準了這一機會,決心讓美夢成真。

  為此,英力士投入巨大資源從頭做起,開發和設計全新的船隻,將大量的乙烷安全地橫跨浩瀚的北大西洋運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龍之船”在中國啟東造船廠誕生了。

  吉姆·拉特克利夫説,中國龍象徵著權力、力量和好運,龍在西方也是一種象徵符號,“我們希望將頁巖氣之價值賦予每一艘船上”。

  改造歐洲石化業務及其原料和能源的供應,“龍之船”僅是這道謎題的一部分。英力士還斥資數億美元建造儲罐、場站設施和管線,保證能夠接納“龍之船”及其昂貴的貨物。

  7月16日,即命名儀式2天后,兩艘“龍之船”將開始處女航,先在南韓進行測試,一切正常後繼續航行到美國東海岸的馬庫斯胡克,首批氣體于9月裝船,橫跨大西洋航行26天后抵達挪威雷福尼斯。

  以前從未有過這一規模和複雜程度的項目。“之前人們都認為我們瘋了。但是現在,我們的競爭對手正在後悔自責,為什麼英力士做到了他們卻沒有呢?”吉姆·拉特克利夫説。

  中國擴張計劃

  除了繼續尋求在歐美增長的機會,英力士也將目光瞄準中國市場。

  早在1973年,英力士技術的前身就來到了中國開展業務。從那時起,英力士就成功的轉讓了許多專利技術給中國企業,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中國化工需求。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國神華等國內主要石油和化工公司均是英力士專利技術的受讓方。吉姆·拉特克利夫説,在每一個項目上,英力士都盡可能提供了其最好的技術。

  在中國進行實體項目投資之前,2011年7月英力士與中石油在歐州成立了合資企業Petroineos,主要從事貿易和煉油業務,雇用大約1000名員工,年營業額逾150億美元。

  吉姆·拉特克利夫説,該合資企業給中石油提供了一個擴大其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的良好機會,也同樣給英力士提供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英力士嘗試將這種合作模式移植到中國境內。目前英力士在中國的實體合資項目上——在天津的渤海化工園建造全球最大的丙烯晴工廠。項目總投資達5億美元,將於2017年完工,英力士承諾工廠將會使用英力士最先進的工藝和催化劑技術。

  該天津丙烯晴工廠是英力士丙烯晴和天津渤海化工50/50的合資企業,以滿足中國以及整個亞洲對石化産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吉姆·拉特克利夫表示,越來越多的新項目將可能投資于天津,英力士技術帶來的“新的化學”將會為天津吸引更多的潛在投資機會。

  自貿區“試點”樣本

  英力士在中國還有一個重要業務,統一管理其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國際貿易。

  早在2005年,英力士在上海註冊成立了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總部——英力士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但受當時外匯管制等政策限制,並未真正發揮亞太區總部的作用,而是通過英力士註冊在亞洲區其他國家的公司行使其貿易中心、結算中心、訂單中心等功能。

  據介紹,直至2010年10月成為“國際貿易外匯結算中心”試點企業後,英力士受益匪淺,節約了貿易成本,資金運用得到了有效提高,貿易便利化大大提高。數據顯示,2011年英力士(上海)貿易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450%。

  上海自貿區成立後,英力士的試點專用賬戶升級為國內資金主賬戶,融合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和國際貿易結算中心功能。自貿區的主要任務是投資管理體制創新,而跨國公司的産品銷售、原料採購、項目融資、新企業設立等,都與投資管理體制密切相關。

  就化工製造企業而言,無論是原料成本、産品成本還是能源成本,中國與美國相比並不具有明顯優勢,在中國建廠主要是看好中國巨大而廣泛的內需市場,節省從國外工廠運到中國的成本。這是跨國公司從“離岸貿易”轉向“近岸貿易”的必然選擇。

  今年3月31日,英力士與上海自貿區管委會簽署了“亞太運營商計劃合作備忘錄”。這個項目是管委會根據跨國公司實際運營需求,制定系統的組合式政策扶持體系,培育區內跨國公司成為亞太區營運中心和營運總部,實現合作互利共贏。

  英力士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雷認為,新加坡“全球貿易商計劃”主要針對離岸貿易並對具有資質的離岸貿易收入給予5%或10%的特惠稅率,上海自貿區“亞太運營商計劃”雖然在稅收政策上未有變化,但涵蓋的業務範圍更廣,而且各項政策的創新和功能深化正在不斷的推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