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探索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 發佈時間:2015-07-29 01:30:3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觀察家
1970年,非洲國家尚比亞的瑪麗·尤肯達修女寫信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科學副總監恩斯特·施圖林格,質疑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孩子吃不飽飯,為什麼NASA要花費數十億美元去探索火星。時隔近半個世紀,仍有人發問,我們的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項目需要大量經費,為什麼還要花錢去探索月球、火星和太陽系?
從空間上講,宇宙無邊無際,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個暗淡的藍色圓點,一個非常小的、毫不起眼的地方。從時間上講,宇宙的年齡為137億年,太陽系的年齡為46億年。相比之下,人類在地球上的歷史只有200萬年,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相對於宇宙和太陽系的歷史而言可謂白駒過隙。人類數千年來只能用肉眼觀察星空,借助望遠鏡觀測宇宙的歷史只有400年,利用航太器開展太空探索的時間僅有半個多世紀,人類迄今為止對宇宙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探索和求知,面對廣闊而巨大的宇宙,我們始終是那麼的無知。因此,人類探索太陽系的第一個原動力來自探索未知世界和未知領域的衝動,我們渴望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希望探訪太陽系中的各類天體,這一過程顯著推動了基礎科學的進步。而太陽系探測對技術的需求,直接推動了航太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牽引人類的知識、能力、技術取得新的進展。太空探索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
1970年,恩斯特·施圖林格在回信中答道,太空旅行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産生數倍于成本的收益。
中國今天面臨的問題同樣可以這樣解釋。我們用於太陽系探索的經費非常微不足道,即使我們停下探索項目,也無法立即滿足這些民生需求。世界航太強國已經探測了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類型,而我們才剛剛開始探測月球。太陽系探索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這一事業關乎人類未來的命運,關乎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個國家的目光看得足夠遠,這個國家才有光明的未來。如果幾十億投資能夠牽引航太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能夠擴充人類的認知疆界,被全人類持久關注和深刻記憶,這無疑是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華民族對全人類的貢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