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TPP解決爭端機制被指偏袒跨國企業

  • 發佈時間:2015-07-28 11:1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28日報道,有望于本週敲定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簡稱TPP)被批評將跨國企業利益置於國家和個人利益之上,其中較具爭議性的是該協定中有一機制允許外國企業將一國政府控上法庭。

  據法新社報道,經過超過5年的談判,涵蓋全球貿易40%的TPP將於本週在夏威夷進入最後階段談判。主導TPP的美國説,這項包含12個亞太國家的貿易協定將減少貿易限制、推動就業增長以及通過為企業提供司法保護,鼓勵投資。

  這12個亞太國家為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美國和越南。

  但批評者表示,TPP恐將使大企業勢力坐大,國家主權受損,尤其是根據該協定所提出的“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外國企業可將國家政府控上國際仲裁庭。

  相關國家可能面對龐大索賠訴求

  批評者警告,“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可能導致相關國家面對龐大的索賠訴求,對於國庫資金有限的國家而言是個更大的風險;惹上這類官司的國家在頒布衛生與環境相關法令時可能因此受阻。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智慧財産權專家禮莫爾説:“參與TPP的各國政府都面對與“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相關的風險。在這個機制下,投資者尤其是跨國公司,可對國家政府採取法律行動,但政府卻不可以對企業訴諸法律。這是個偏向一方的機制,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特別權利,而這份權利是本土投資者無法享有的。”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公佈的國際數據,近幾年企業向政府發起的訴訟案正逐年增多。從1987年至2014年的608起已知訴訟當中,逾四分之一發生在最近3年,基於保密協議,相信還有更多訴訟未獲公開。

  反對“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者尤為關注的是,這類訴訟較大部分發生在經濟欠發達國家,而訴訟方多為來自發達國家的投資者,其中超過八成來自歐美和加拿大,尤其是煙草公司。

  今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在世界大會上透露,煙草公司利用資助政黨或收買政客等多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地挑戰政府保護民眾健康的決心和毅力,而有些國家的煙草與健康之間的爭鬥已轉到法院。

  為協助發展中國家應付煙草公司的法律訴訟威脅,彭博慈善基金會和比爾蓋茨與瑪琳達基金會在該大會上宣佈將成立一個400萬美元的基金。它們認為,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不應受煙草公司的欺侮。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前首席經濟師哈考特認為,利用“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來保護企業利益是一個生硬的工具。他説:“讓跨國企業可動輒起訴政府,或許不是扶植那些(自由)貿易機構之道。要保護投資者,應該從確保本土機構透明化著手。”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沃倫説:“‘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將允許外國企業挑戰美國法律,甚至可能在沒有踏足美國法庭的情況下,獲取政府的高額賠償。”

  然而,澳大利亞貿易專家奧克斯利認為,“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偏向維護企業利益之説被誇大了。他指出,訴諸國際仲裁是解決爭端的有效途徑,因為外國投資者有權在無需相關政府批准的前提下提出上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