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波蘭人如何銘記歷史

  • 發佈時間:2015-07-27 16:40: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在波蘭舉行的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0週年紀念活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記者在現場再次深深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以及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其實,波蘭人對戰爭的紀念並不局限于奧斯威辛,而是成為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習慣。

  二戰結束後,波蘭歷屆政府都會注意利用各種機會紀念那段歷史,從對波蘭人有著特殊意義的華沙起義,到打響二戰第一槍的戰場以及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週年……中央政府都會組織全國性紀念活動,其中包括不同規模的閱兵或和平遊行。除此之外,各種地方性紀念活動也林林總總。形式雖有不同,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讓人們勿忘歷史、勿忘戰爭。

  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每個波蘭人的學生時代。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參觀與二戰相關的博物館和紀念地。很少有波蘭學生沒有參觀過奧斯威辛集中營或沒有去過二戰爆發地。可以説,聆聽歷史、回望歷史是波蘭人的必修課。

  民間組織活躍,也是波蘭人不忘戰爭之痛的關鍵。在波蘭,人們自發成立了許多基金會,政府無須出資,活動資金全部來自社會捐贈。除紀念奧斯威辛基金會、紀念華沙起義基金會、紀念猶太人起義基金會等大型基金會外,波蘭各地還有規模較小的地區性基金會。這些小型基金會主要針對所在地區的居民,資助家庭困難的孩子去外地參觀歷史博物館,組織當地居民赴外地參觀戰爭遺址、參觀烈士紀念碑,向本地居民免費發放紀念冊等。這些小型基金會填補了全國性紀念活動的不足,雖然規模不大,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對戰爭眾多的紀念活動時刻提醒著波蘭國民,不可忘記先烈為國家獨立作出的犧牲。在打響二戰第一槍的波蘭維斯特普拉特半島有一幅極為醒目的標語,上面用波蘭文寫著:“永遠不要戰爭”。

  如今,對本國歷史的學習與銘記已體現在許多波蘭人的行動中。不久前,記者應波蘭友人邀請去他在華沙郊區的別墅做客。這位朋友在聊天中向記者講述了二戰期間當地曾發生的一場戰鬥,還在茶敘後帶領記者參觀了附近的紀念碑,懷念為國捐軀的同胞。

  政府的重視,學校的教育,民間機構的推動,在波蘭年輕人心中鑄出堅定的觀念:雖然戰爭已成為過去,但那段歷史不能忘記,值得所有人去認真思考。紀念那段歷史的目的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戰爭。

  (新華社華沙7月26日電 新華社記者 高 帆 韓 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