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夏五大平臺助推守法誠信教育

  • 發佈時間:2015-07-27 16:29:2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寧夏工商聯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各地認真按照自治區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週密部署,貼近工作實際,不斷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載體,推動教育實踐活動紮實開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為紮實推進全區開展的以守法誠信為重點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近期,寧夏自治區工商聯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自治區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馬春楊帶領工作組對全區開展的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全面督查。寧夏工商聯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各地認真按照自治區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週密部署,貼近工作實際,不斷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載體,推動教育實踐活動紮實開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宣傳陣地平臺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引領

  為做好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的正面宣傳引導,自治區工商聯建立了一基地、一報、一網、二刊、二台為陣地的宣傳平臺,讓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多途徑、多形式地傳播到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心中,讓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企業家在活動中學有榜樣,趕有典型。自治區工商聯把六盤山長征紀念館確定為全區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用長征精神進一步激發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革命鬥志,堅定信念和信心,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加大與區內主流媒體的聯繫與合作,與華興時報社共同建立了區、市、縣三級互聯互動的宣傳網路,在《華興時報》開闢了“非公經濟週刊”和“民營天地”欄目,作為寧夏非公有制經濟發佈資訊、解讀政策、傳播理論,宣傳典型的渠道和平臺。

  法律服務平臺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學法知法用法

  守法誠信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自治區工商聯把提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學法知法用法作為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抓手,充分利用法律服務資源,加強與司法部門、律師服務機構的聯繫與合作,自治區工商聯與自治區仲裁委員會建立了調解機制,4名人員被自治區仲裁委聘為仲裁調解員。與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總工會共同推動非公有制企業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解體系建設,開設了“法律大講堂”進商會、進企業,聘請北京大成(銀川)律師事務所文湘婷律師為講師,圍繞制度誠信、契約精神和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等案例進行普法宣講。銀川市工商聯聯合市政府多部門開展“百人百場百萬”法治宣傳活動,平羅縣工商聯聯合相關部門在崇崗煤炭集中區開展了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四位一體的“法律進企”工作試點,固原市工商聯聯合司法局為非公有制企業舉辦了4期法律知識學習培訓班,同心縣工商聯聯合環保局等相關部門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企業分別舉辦了“環境保護法講座”“經濟犯罪案例講座”和“食品安全知識講座”,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進企服務,進一步提高了自治區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開展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的認同感。

  學習培訓平臺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整體素質

  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更好地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強化企業經營自主創新意識,自治區工商聯建立了全區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學習培訓規劃,通過區、市、縣三級互動培訓,助推非公有制企業轉型升級。自治區工商聯將分別在區內和區外舉辦三期重點學習培訓班,第一期“寧夏非公有制企業家創新與管理研修班”于5月10日至5月16日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有54名企業家參加了此次學習培訓,培訓期間,組織參觀了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和北大校史館等,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銀川市工商聯依託商學院培訓基地,舉辦了《全網行銷時代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策略》《提升非公有制企業創新驅動能力,推動産業優化升級》等學習培訓班,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家擺脫換擋焦慮,提振信心,搶抓機遇。吳忠市工商聯在廈門大學舉辦了“吳忠市中小企業發展與管理創新高級研修班”,提升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科學決策、管理、經營的能力和水準。中衛市工商聯聯合市委組織部、統戰部編制了《中衛市非公有制企業人培訓三年規劃》,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納入全市人才培訓計劃,通過層層搭建學習培訓平臺,全面提升了自治區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商(協)會服務平臺發揮商(協)會引導教育作用

  充分發揮商(協)會與會員企業聯繫緊密的優勢,把商(協)會作為守法誠信教育的主陣地,各商(協)會把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由商會延伸到會員企業和員工,不斷擴大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的覆蓋面。寧夏安徽商會注重商會文化建設,大力倡導契約精神,邀請中華徽派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李玉章來寧宣講徽文化,使“厚德敬業、開拓創新、誠實守信”等傳統觀念內化于會員之心,外化于會員之行。寧夏江蘇商會從建立自律公約入手,規範商會內部管理,組織會員開展誠信宣誓和誠信簽名活動,通過開展普法教育和法律維權服務,增強會員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中寧縣工商聯引導所屬商(協)會為會員開展融資服務,目前,已有13家商(協)會成立了小貸公司,為會員提供近10億元貸款資金,幫助會員企業發展。在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商(協)會通過為會員開展教育培訓、法律維權、融資等系列服務,提升了商(協)會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商(協)會成為會員信得過、離不開的娘家。

  交流對接平臺助推非公有制企業發展

  搭建銀企交流對接平臺,拓展融資服務。自治區工商聯與自治區金融辦共同建立投融資服務平臺,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目前,平臺發佈項目26038個,已註冊用戶31896個,累計實現融資8.95億元。搭建政企交流對接平臺,優化發展環境。銀川市建立了季度政企交流機制,暢通政企交流問政、問計、問需渠道,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儲備人才隊伍。西夏區工商聯與轄區科研院校開展人才儲備工程建設,目前已建立了163名企業技術人員儲備庫,推薦36名企業高層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納入西夏區人才智囊庫,優先享受人才獎勵政策,激發了科技人才活力。搭建走出去引進來交流平臺,助推企業發展。自治區工商聯充分利用“青洽會”“蘭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積極組織自治區民營企業家前去學習交流,拓寬企業視野。邀請港澳臺等地客商來自治區參觀考察寧夏特色産業,促進項目對接和産品合作。目前,自治區工商聯聯合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正在籌辦“民營企業石嘴山行”活動,把“民營企業石嘴山行”活動作為全區開展守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平臺,通過引項目、引技術、引資金,推動石嘴山市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