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審查案件如履薄冰

  • 發佈時間:2015-07-27 06:21: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福建省漳州市檢察院技術處副主任法醫師劉龍清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這是對他10多年來從檢工作的充分肯定。

  堅持有錯必糾

  1996年,從福建醫科大學畢業後,劉龍清當上了一名醫生。一年後,他考入漳州市檢察院成為一名法醫,承擔文證審查和鑒定傷情工作,為偵查監督和公訴部門把好證據關提供專業技術支援。

  文證審查是檢察官法醫的一項重要工作,每週都有20件左右案件需要審查。劉龍清也曾被材料蒙蔽,作出同意原鑒定的錯誤審查意見。

  那是2012年的一天,王某頭部遭人毆打,導致腦部挫傷,傷情鑒定為輕傷。此案送到漳州市檢察院審查後,劉龍清依據審查材料,同意原鑒定意見。

  該案起訴到法院時,被害人提出重新鑒定要求。2013年4月,法院將案件委託給漳州市檢察院重新鑒定。劉龍清再次細看材料時,“當地就診後轉診”這句話讓他産生了疑問。劉龍清馬上與王某聯繫,拿到了最初接診醫院的兩份病歷。據此,劉龍清得出王某係重傷的鑒定意見。

  這件事給劉龍清敲響了警鐘:“必須以更加如履薄冰的心態來審查每一個案件,切不能疏忽大意,放過錯案。”

  不怕自找麻煩

  劉龍清不怕自找麻煩,為追求真相不顧一切。他自己也沒想到,剛加入法醫隊伍辦理的首次鑒定,就被福建省檢察院專案組調查。

  1998年8月,劉龍清經過調查分析,作出原鑒定所採納的CT片不是傷者本人的大膽認定。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竟挑戰資深法醫的權威?一封舉報劉龍清徇私舞弊的信遞到了相關部門。經調查,最終證實了劉龍清的認定。真相大白,劉龍清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斷摸索、不怕麻煩的道路。

  2013年6月,漳州市檢察院承擔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立案審訊3名涉嫌行賄的重大犯罪嫌疑人的任務,這3每人平均有“疾病護身符”。一次審訊中,曾經腦中風過的嫌疑人突然“發病”。經過現場醫學檢查,劉龍清確認嫌疑人無發病體徵,係故意偽裝,企圖逃避審訊,當場將其揭穿,審訊得以繼續。

  “腦震蕩是老百姓熟知的一個名詞,卻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劉龍清説,腦震蕩其實就是腦部的一種輕微損傷,當時實行的鑒定標準規定,頭部損傷確證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和近事遺忘可以鑒定為輕傷。什麼是“短暫”,幾秒、幾分鐘都可以;而近事遺忘主要靠當事人自述。腦震蕩能否作為腦部輕傷的鑒定依據?經過細緻調查分析,劉龍清撰寫了論文《腦震蕩的鑒定》,提出“腦震蕩不宜鑒定為輕傷”的觀點,在全市法醫研討會上獲得認可。

  從檢這些年,劉龍清為求助的患者提供醫療諮詢,幫助聯繫專家,治療疑難雜症6000多人次。

  “我既是法醫,又是一個檢察官,對當事人應該多一些關愛之心,多一點人文關懷,讓他們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義的溫暖。”劉龍清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