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激發創新“核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7-27 05:34:15  來源:吉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增強吉林老工業基地內生發展活力,重要途徑就在於更多民營企業的脫穎而出和快速成長,在於全社會創業創新智慧和活力的充分釋放。

  當下,全省各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高度凝聚,熱情空前高漲。然而,我省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還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創業、創新的方向不夠清晰,層次不高,視野不寬,是一些小微企業的軟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本期開始,我們將擷取一些科技“小巨人”企業的創新實踐,陸續推出,以期引發更深層次、更廣泛領域的探索,釋放出每一個社會細胞的創造活力,唱響更加精彩的吉林創業創新時代旋律。

  時下吉林大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風起雲湧,生機盎然。

  有這樣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為魂”的企業文化觸手可及——有的依靠企業力量自主創新,有的依靠政府提供平臺創新,有的通過産、學、研合作創新……一系列創新創業,勾劃出我省産業轉型升級的絢麗風景。

  讓我們擷取幾個細胞樣本,管窺科技小企業的創新特質,以期引發深層次的探索與實踐。

  長春高琦攻克金字塔尖上的纖維

  “只有創新,才有話語權。”高琦的求新之道告訴我們——沒有自主創新,就不會有當前的經濟健康發展,更談不上未來的持續發展。

  這是一張金黃色的紙,質地略厚。用手指輕輕彈之,其音沉靜,其聲淡遠。

  它的學名是聚酰亞胺紙,它的用途是電機的絕緣材料,它的地位是中國原創、世界首創。

  長春高琦,正是用非凡的科技創新能力,最先涉足聚酰亞胺纖維製造、銷售,並讓聚酰亞胺從航太航空、軍事和環保等領域走出,走向民用,成功探索出了一條科技成果轉化的中國特色之路。

  “以前使用的聚酰亞胺材料全部依賴進口,聚酰亞胺纖維在世界上只有奧地利一家公司有商品化供應。俄羅斯也只是用於軍工,嚴禁出口,在其出口到我國的蘇30戰機上全部拆掉聚酰亞胺纖維的電纜護套換成普通銅遮罩電纜。而我國在除塵濾袋領域每年需求聚酰亞胺纖維達數百萬噸,長期以來完全受制於人。”長春高琦聚酰亞胺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誠回憶道。

  “只有創新,才有話語權。”有著“中國聚酰亞胺之父”之稱的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丁孟賢多年一直從事聚酰亞胺技術探索,産業開發。隨著上市公司的資本、風投資本不斷進入公司,長春高琦最終打破了國際壟斷,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業化成套技術和成套裝備,使聚酰亞胺這一國際性戰略資源在中國鳳凰涅槃。

  去年1月,幾名戶外運動愛好者穿著單薄的黃色外套,在長春-23℃的天氣中鎮定自若。這些黃色外套即是用長春高琦聚酰亞胺纖維生産的,與國外頂級戶外品牌服裝在嚴寒條件下進行保暖、舒適度和輕便性能的對比測試,測試結果發現,聚酰亞胺纖維抓絨保暖服比國外頂級産品高4-6度,在相同保暖度情況下,重量比國外頂級産品減輕30%以上。聚酰亞胺纖維在世界上首次被應用到了服裝領域。

  楊誠很自豪地説:“當時,就在我們的産品還沒有出來時,中國環保部門就拿著我們的專利技術去國外談判,對方直接每斤降價1歐元。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事,往往是人家説多少錢就得給多少錢,討價還價的餘地根本沒有。後來當我們的産品進入市場,聚酰亞胺纖維進口原材料的價格,自動降了差不多一半!”

  長春高琦的奇跡,絕非偶然。楊誠説:“在高琦公司之前,已經有五家企業嘗試將聚酰亞胺規模化生産,因為人員、費用等問題均宣告失敗,只有高琦堅持了下來。民營企業搞轉型創新,可用‘險絕’兩字形容。”

  高琦的求新之道,反映出我省企業眼下的路徑選擇——沒有自主創新,就不會有當前的經濟健康發展,更談不上未來的持續發展。當然,創新更需要不斷地追加和投入,只有這樣的創新,才能成為企業制勝市場、站穩腳跟的法寶。

  日辰光電好萊塢裝上“長春眼”

  科技成果轉化為産業,進而實現産業創新的鏈條化,在這個過程中,“孵化”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重要環節。長春高新區採取了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引進投資主體等多種方式,加快建設各級、各類孵化器,形成了無縫續接的孵化體系。

  2005年,孟繁有帶著他的技術,靠著傾家蕩産的投入,邁上創業之路。長春日辰光電技術的創業傳奇,由此著墨。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與誰同行。一個人能否成功,看他背後有誰在指點。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身邊都有什麼樣的人。”

  這段感言,帶有鮮明的孟氏特色:樸素實用。那麼,孟繁有一直與誰同行呢?他背後有誰在指點呢?關於這個話題,一定得從一間車庫説起。

  “剛創業時,缺少資金,缺少辦公地點,我就只能租用車庫,多虧高新區的孵化服務,不只給了我2860平方米的廠房,還在資訊、融資、人才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了保障。如果高新區不引我進來,我今天可能還在車庫呢,沒準我現在自生自滅了!”

  科技成果轉化為産業,進而實現産業創新的鏈條化,在這個過程中,“孵化”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重要環節。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期、成長期的不同特點,長春高新區採取了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引進投資主體等多種方式,加快建設各級、各類孵化器,形成了無縫續接的孵化體系。

  如今,在長春日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只見一件件精美的鏡片、遮光罩、金屬鏡筒陳列案頭,各類精密的零件在工作人員手裏井然有序地進行刻字、組裝等工作,一隻鏡頭的生産過程讓人好奇和驚嘆。

  孟繁有顯得頗為自豪:“我們的産品是拍過好萊塢大片的,很多電影公司購買了我們的取景器。”

  像雷達一樣四處掃射創業的靈感,永遠抱有憂患意識,這是日辰光電技術公司最典型的工作寫照,而為好萊塢製作取景器只是繁花一朵。這家光電資訊企業,已有光學鏡頭、工業鏡頭、鐳射産品三個系列200多個品種,目前企業生産出的産品供不應求。現在,公司每年拿出5%至10%的銷售收入投入到研發中。

  在科技創新路上,企業雖然走得辛苦,但他們一步一個腳印,拓展出一簇又一簇經濟發展的新景色。正如孟繁有所言,衡量一個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他能為社會增添多少價值。複雜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用心做,耐住寂寞。如此,才會走得更遠。

  北方化工灌裝打造民族工業品牌

  産學研一體化“點石成金”般的魔力,讓我們看到了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的驚人能量。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産學研協同創新,高校科研人員協同突破技術難題,縮短企業研發歷程,能夠使新技術成果迅速産業化。

  “可傳承的民族工業品牌從這裡走向世界”,走進長春北方化工灌裝設備有限公司,這樣一句話赫然映入眼簾。

  我國化工灌裝行業自動化裝備普及率只有7%,而發達國家是90%。這個從事化工高危灌裝領域研發、生産的民營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生産的“視覺尋址防爆全自動灌裝機器人系統”,實現了全程無人干預自動化生産,提高了國內化工灌裝行業的自動化程度與安全系數,從而跑出了從“追趕”到“引領”的中國速度。

  創新是有“門道”的,“北方灌裝”的樣本價值就在於,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創新驅動路徑。

  “自主創新與專注,決定了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北方化工灌裝總經理勾陽語出平靜。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中一直腳踏實地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目前已擁有40多項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奠定了企業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使企業擁有了發展的主動權和核心競爭力。

  “我們深信‘攥起拳頭永遠比伸出巴掌要有力’,二十年來,公司只專注于化工灌裝領域。公司在這一領域只研究一件事情:‘以機器人取代人’。只因專注于專業領域的科技創新,才實現了公司在高危險、高污染的化工行業以機器人取代人的自動化無人干預的行業夢想。”穿過難忘的歲月,總經理勾陽的目光堅定而執著。

  産學研一體化“點石成金”般的魔力,讓我們看到了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的驚人能量。發展中,企業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産學研協同創新,高校科研人員協同突破技術難題,縮短企業研發歷程,能夠使新技術成果迅速産業化。

  “我們小企業能有今天,離不開政府系統化的幫助與扶持。‘北方灌裝’不僅在關鍵性技術攻關期間,得到了政府的扶持資金,而且還受益於政府免費搭建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以及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的指導。”勾陽説,作為小企業能夠上繳中等企業規模的利稅,多項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這都得益於政府的觀念轉變和多方面扶持。

  如今,“北方灌裝”新一輪的創新之旅又已啟動。企業在已有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部門基礎上,成立了機器人視覺研發中心,開發新型視覺機器人産品,快速實現和擴大技術創新成果的整合應用,為國內石油、化工行業實現“清潔、安全、環保”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屬於每一個期待成長、希望壯大的行走者。或許,正是這些企業的抱負與視野、執著和專注,激發了他們騰飛的“核動力”。而這恰恰是我省一些小微企業的軟肋。我們期待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跟上先行者的步伐。當一個個小微企業強筋健骨,核心競爭力凸顯,都長成真正的“小巨人”、“大巨人”時,遼闊的黑土地上又將呈現一幅怎樣的畫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