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風險管理成為銀行業當務之急

  • 發佈時間:2015-07-24 16:31:1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光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畢馬威最新發佈的“2015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銀行業總資産、總負債規模進一步擴大,增速同比放緩,結構也有所調整。與此同時,盈利持續增長,同比增幅較2013年有所下滑。由於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網際網路金融衝擊傳統金融行業,以及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不斷走強吸引資金大批流入股市,從而導致銀行存款流失壓力增大。經濟結構調整陣痛有所體現,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不良貸款和逾期貸款規模呈上升態勢。

  不良貸款率上升

  報告顯示,2014年銀行業總體運作保持穩健態勢,資産、負債同步增長。根據銀監會發佈的《中國銀行業運作報告》,2014年末商業銀行總資産為人民幣134.8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加16.0萬億元,同比增長13.5%;總負債為人民幣125.1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同時,2014年度,商業銀行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潤約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加近1369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下滑4.8個百分點。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審計主管合夥人李淑賢認為,由於監管機構對資本的擴充要求以及凈利潤增長幅度減緩,凈利潤增長速度滯後於資本增長速度,因此近三年商業銀行平均資産利潤率、平均資本利潤率均呈持續下滑態勢。

  在不良貸款方面,國內商業銀行第一季度的不良貸款總額為人民幣9825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加3364億元,較2014年底增加1399億元;最新的不良貸款率達到1.39%,比去年同期上升0.35個百分點。自2014年第一季度以來,不良貸款總額每季度平均增長0.0875個百分點,上升勢頭有加速的跡象。報告進一步指出,在沒有相應的刺激經濟方案出臺前,不良貸款率將進一步上升,預計不良貸款率在2015年較大可能超過1.5%。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主管合夥人王立鵬表示,在銀行業信貸風險日益加劇的新常態下,銀行應建立從貸前評估、貸中管理到貸後管理全方位的風險預警及管理體系,方能取得可持續性的發展。

  “營改增”難度較大

  對於銀行業營業稅改增值稅,報告認為,2015年即將進入營改增收官之年,金融業作為“營改增”最後推進的三個行業之一,稅基難準確界定以及徵管困難等問題,使得行業普遍認為金融業的“營改增”面臨較大難度。王立鵬表示,最大挑戰之一即是如何將金稅系統應用到金融服務業:一方面,資訊系統改造涉及面廣,如何確定需求,如何完善供應商及客戶資訊管理,以及改造時間的緊迫,均是需要克服的難題;另一方面,對增值稅發票管理而言,需系統對發票進行整體管理,如何將業務系統與金稅系統結合實現自動連結也面臨挑戰。因此,王立鵬建議銀行儘早開展準備工作,包括加強與財稅和主管部門的溝通、了解同行動態、成立營改增工作組,以及引入經驗豐富的仲介等,以保證“營改增”工作順利實施。

  5月1日,國務院發佈的《存款保險制度》正式實施。我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時,推出存款保險制度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明智之舉。報告認為,存款保險制度一方面能提高金融體系穩定性,保護存款人的利益,促進銀行業適度競爭;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有成本,可能誘發道德風險,使銀行承受更多風險,還産生了逆向選擇的問題。針對這些影響,李淑賢建議商業銀行適時調整業務策略、適度調節存款結構,以積極應對存款保險制度帶來的變化和機遇。

  4月27日,由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的全國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之一,同時也是天津首家民營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正式在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開業運營。中新社供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