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圍場: 大風一年“刮來”18億
- 發佈時間:2015-07-23 01:00: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仲夏時節,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紅松洼自然保護區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一排排白色風機巍然聳立。風塔上的槳葉隨風轉動,在藍天、白雲、綠草、鮮花的映襯下,展示著風電發展的勃勃生機。
白色的“大風車”,轉出了圍場縣清潔能源的“綠色夢”:靠大風,這個縣一年能發電36.98億千瓦時,可實現産值18.7億元。
圍場縣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和河北省山地過渡地帶,海拔在750米至2067米之間,受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強冷空氣控制和影響,多寒潮大風,風能資源十分豐富。
“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倒禾又折樹,讓人頭髮蒙。”這句順口溜曾是圍場縣壩上地區的真實寫照。不過,這惱人的“大風”,如今已成為圍場縣清潔能源的“搖錢樹”。
據專家測算,圍場縣全年平均風速為9.96米/秒,年有效風速累計時間5475小時,年有效風能供率密度300瓦/平方米,適宜建設風力發電場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
圍場縣風能資源主要分佈在紅松洼自然保護區、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禦道口牧場、西龍頭鄉、禦道口鄉、老窩鋪鄉等地。
圍場縣委書記劉眾民介紹説,從2001年河北紅松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建設紅松風電一期工程至今,目前全縣共簽約華潤、龍源、河北建設等風電開發企業11家,累計裝機突破200萬千瓦,全部並網發電。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度圍場縣風電發電量36.98億千瓦時,實現産值18.7億元,利稅8000萬元。
2001年至今,圍場壩上地區風電從6台風機的0.36萬千瓦到總裝機突破200萬千瓦大關,僅用了15年時間。
然而,“亮麗的風景線”也有著自己的苦惱。風電基地大多地處自然優美但電力負荷相對較低的地區,如果沒有合適的外送通道,風電場發出的電無法在本地消納,必將導致被放棄。如何將風電輸出?這是在大力發展風電之前必須考慮問題。
“經過多次深入調研,廣泛徵求相關技術單位意見,承德供電公司最終形成了圍場壩上風電場系統接入及外送通道建設‘三步走’的整體思路。”承德供電公司負責人介紹説,首先,要建設一座220千伏變電站,保證前期風電上網;再建一座220千伏開閉站,確保風電中期送出;最終將開閉站升級為500千伏變電站,實現圍場壩上風電場全部並網運作。
“建設220千伏變電站,我們從前期到工程投運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這也是我公司克服高寒地區施工週期短、超低氣溫、交通不便等惡劣環境影響,如期竣工交付使用的典型。”承德供電公司工程負責人介紹説,2010年,220千伏開閉站也順利投入運營,並榮獲華北電網公司“輸變電標桿工程”。
得益於順暢的輸電通道,2010以來,華潤電力、河北建投、華能和大唐四家風電企業趕在風力發電黃金期接入電網,提前獲得了收益。
“對圍場而言,唯有真正重視並抓好節能降耗,才能為新一輪發展騰出更多的資源和環境容量,發展才會有更加持久的後勁。”劉眾民説。
如今,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徵的“低碳”理念,已滲透到圍場經濟運作之中。2014年,全縣萬元GDP能耗下降3.4%。
據圍場縣風電開發項目辦負責人介紹,以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風電場為例,並網發電後,年發電量約為1.2億千瓦時,與燃煤發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4.17萬噸,減少粉塵7000噸、二氧化碳11.5萬噸、二氧化硫650噸。
圍場縣長甄毓敏説,“十三五”期間,圍場縣計劃完成風電裝機600萬千瓦,屆時風電總裝機將達到80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風電産業將為圍場縣帶來10億元的稅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