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破冰之旅
- 發佈時間:2015-07-22 09:28:57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為順應時代潮流,江蘇省常熟市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通過完善制度建設、擴大試點範圍、提升資金績效等舉措,破冰前行。
成效
明確採購內容,推進制度建設。2000年,常熟市以後勤保障服務為試點,逐年將城市綠化養護、機關事業單位物業管理等服務類項目納入政府集中採購目錄,明確服務內容。2014年,制訂了《關於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的實施意見》,同時,出臺了包含4項一級目錄、20項二級目錄和83項三級目錄的指導目錄,並逐步將其中的內容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和政府採購程式。
探索項目試點,逐步擴大範圍。在做好公務用車定點維修、保險和定點印刷等採購的基礎上,2007年,常熟市首次將“四季草花種植和維護”納入政府採購項目,隨後,逐步擴大試點範圍。到2013年,全市通過政府採購方式購買公共服務的項目資金達1.92億元,約佔政府採購總額的40%左右(不含工程採購)。此外,2014年1月-11月,常熟市新增完成了調查分析、就業培訓、生態環境、居家養老等近20項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項目,涉及金額近6000萬元。
規範財政管理,提升資金績效。將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逐步做到無預算不採購。強化項目責任的落實,明確購買服務的考核辦法和考核應用。以綠化養護服務和城市衛生保潔服務項目為例,首先,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考核辦法,將日常監管責任落到實處;其次,對作業現場實施資訊化考核;最後,將考核結果與服務費用挂勾,並作為下一輪招標優先的條件。此外,從2015年起,常熟市逐步推行預算績效管理,對政府購買服務的項目納入財政績效目標管理範圍。
圍繞重要領域,進行重點突破。在公共就業服務領域,通過指導目錄明確規定困難人員可享受的4種補貼;在養老服務領域,抓好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家政服務、緊急救助、慰藉等服務內容;在城市管理領域,以數字化城管為基礎,推進資訊化城市管理;在“三農”服務領域,規範採購程式,落實農藥集中配送制度,確保農作物安全;在公共教育文化體育服務領域,將公益性教育文化體育産品納入指導目錄範圍,以“百場文化活動走訪基層”工程為抓手,推行政府採購購買公益性教育文化體育服務。
問題
第一,工作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從調研情況看,目前,政府購買服務工作主要依賴於財政部門,然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發改、編辦、人社、工商、審計、監察等多部門,實踐中,工作機制尚未完全建立,整體推進力度不夠。
第二,服務內容和辦法不夠明細。其一,從調查情況看,各部門購買服務的目錄共83項,其中政府履職所需輔助性事項、其他技術服務性事項共28項,佔比33.75%,與老百姓公共利益聯繫不夠緊密和直接。同時,另兩類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社會管理服務事項共55項,佔比66.25%,相對來説,與老百姓公共利益聯繫比較緊密,但也含有諮詢、統計、宣傳等單位事務性工作。其二,服務內容不夠細化,購買標的物不夠明確。目前,政府購買服務的內容已細化到三級目錄,但從已推出的目錄看,還不夠明細,需進一步制定目錄下每一項服務的具體內容。
第三,承接主體力量不足。從調查情況看,截至2014年10月,常熟市社會組織規模小、專業能力不強、行業間發展不平衡,有的服務項目還沒有相應的社會組織,不能適應政府購買服務的需要。如在生産企業安全生産專業技術檢查方面,全市有資質、技術能力承擔此項任務的只有一家,難以形成充分競爭。
建議
事實上,經分析,認識不到位、社會組織尚待成熟、政府簡政放權深度不夠等都是引發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對此,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改進。
第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建議在政府層面成立由市領導挂帥的政府購買服務的組織機構,負責工作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設立協調性統一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平臺,即在市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領導小組下設立辦公室,作為該項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與政府採購管理辦公室平行。
第二,合理確定服務內容。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厘清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同步推進購買服務和政府機構改革,修正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同時,進一步細化目錄,明確標的物,從而真正解決“買什麼”的問題。
第三,培育完善服務市場。加大對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降低社會組織註冊門檻,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競爭性公共服務生産領域。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孵化器,發揮行業管理部門的作用。支援和依靠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搭建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同時,推動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係和去行政化,倒逼事業單位加快改革步伐。
第四,加強監督與管理。適當放寬條件,創新購買方式。按照方式靈活、程式簡便、競爭有序、結果評價的原則,在購買程式上給部門和市場主體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間。購買主體要根據指導目錄,在編制年度部門預算時同步編制本部門年度購買服務項目的計劃,購買操作時要認真調研,科學定性。同時,加強資金和績效管理,形成全程監督機制,必要時引入第三方實施績效考核,建立政府購買服務供給主體的退出機制,確保購買服務效果。
設想
一是明晰各部門權責,積極推進購買服務工作改革。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頂層的設計是關鍵。市編辦、市發改委應對政府各部門職能、機構、人員等重新審定,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運作機制,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工作的改革。
二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不斷擴展政府購買服務範圍。按照“凡適合採取市場化方式提供、社會能夠承擔的公共服務,全部納入市級政府採購服務目錄”和“積極穩妥、先易後難、民生優先、提高績效”的工作思路,制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並不斷動態調整。
三是實行項目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市各部門、單位購買服務項目計劃隨同年度預算一同編報,按規定程式批復後組織實施。特殊事項經市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辦公室同意後可先確定承接主體,再根據服務數量和品質確定資金額度落實。凡政府購買服務支出原則上嚴格按照現行預算管理辦法,先編預算後支出,嚴格執行政府採購和集中支付制度,確保資金安全。
四是公開擇優選擇承接主體,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要根據項目特點和要求,選擇不同的購買方式。對購買需求處於探索階段或不具備競爭條件的項目,經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同意,可採購定項委託、定額補貼、以獎代補、憑單結算等形式進行購買。同時,對承辦主體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並加強對社會組織的培育力度,提升服務能力。
五是加強監管,確保服務品質和效率。不斷完善政府購買相關制度體系,確保政府購買服務有序規範運作。在與政府購買服務承接主體簽訂購買合同的同時,建立退出和評價機制。著力抓好監督檢查和科學評價工作,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作為資金支付和繼續選擇承接主體的重要依據,確保形成長效機制。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財政局政府採購管理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