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電商”誆走20億元 6000多人被騙

  • 發佈時間:2015-07-22 09:04: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半年,全省共破獲非法集資案件175起。其中,“利劍2號”行動破案35起,涉案金額約40億元。

  當心,所謂“投資跨境電商”有可能是非法集資!昨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防範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利劍2號”行動發佈會。記者了解到,最新的非法集資作案手法已經涉及網際網路創新項目,“跨境電商”成為誘餌。為引誘投資者,非法集資公司甚至不惜花鉅資請知名經濟學家,舉辦“高大上”的經濟論壇,打著“網際網路+”的幌子進行遊説。與此同時,參與人群也由中老年群眾向多元化發展,甚至一些中小企業主也受騙上當。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棟

  通訊員曾祥龍、王旌

  2015年6月,廣東警方成功偵破珠海某上品網際網路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精準抓獲主犯的同時,查凍涉案資金逾5.42億元。據警方調查得知,該公司的“經營網路項目獲高額利潤”只是一個幌子,實質是非法集資。

  幌子:投資“跨境電商”項目

  辦案民警介紹,該公司有線上的網上商城和線下的實體經營店舖,號稱主要從事進口食品的經營,看上去是最火熱時髦的“跨境電商”,經營質優價廉的進口商品以獲得高增長。該公司引誘社會不特定群眾,與其簽訂加盟網店投資合同,成為公司投資人和網站會員。

  辦案人員偵查發現,該公司並沒有海外進口的渠道,其所謂的“進口商品”有的是從跨境工業區買來的,有的是從其他店買來的,從會員的投資款裏扣一部分強制銷售。同時,其線下的實體店規模非常有限,只有成都一家,“還一直虧損。”

  誘餌:請經濟學家舉辦論壇

  為了引誘投資者,自2014年6月至案發,該公司隔1~2個月就會召開1次投資推介會或者經濟論壇,花鉅資邀請會員前來參與,住五星級酒店,請知名經濟學家舉辦講座。

  在論壇上,該公司會吹噓自己公司的實力,打著“網際網路+”跨境電商的概念進行遊説,講具體的投資項目,引誘會員上鉤。

  吹噓:年回報率137.5%

  為了掩蓋其非法集資的真相,該公司註冊了多家子公司,然後以不同名義與會員簽訂合同。

  比如,該公司為了逃避打擊,先與投資者簽訂一個加盟網店的投資合同,讓投資者從公司租一個網店,投資2年,聲稱可以獲得75%本金返還。然後,再以珠海某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與投資人簽訂利用所加盟的網店推廣業務的合同,由該公司再來租客戶的網店,進行返利,2年為期,聲稱可返還2倍本金的利潤。

  通過這兩份合同承諾,該公司向客戶吹噓最後的年化回報率可高達137.5%。

  受害:6000多人被騙

  據悉,該案涉及全國多省份6000多人約20億元,其中北京、成都的受騙者較多,被騙的以中等收入者居多,甚至包括一些中小企業的老闆,許多人最後血本無歸。

  省公安廳經偵局根據相關線索,迅速理清涉案公司全國架構和主要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角色,全面分析資金賬戶後,及時啟動防逃、控贓機制。今年6月5日晚在北京成功抓獲主犯李某增。隨後,在北京、廣州、珠海3地同時展開破案行動,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13名。查凍涉案資金逾5.42億元,查獲1萬餘份合同等關鍵證據。

  挪用:錢拿去買理財産品了

  辦案民警介紹,非法集資的資金,除了一部分用於給客戶許諾的高額利息返還外,主要的資金被老闆用來購買理財産品了。

  此外,還有一部分資金用於組織各種高端的經濟論壇、酒店、請專家等,“每一次推介會或者經濟論壇花費都在幾百上千萬元,參與會議的會員吃住都免費”。

  以前專騙老人 現在啥人都盯

  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局長黃守應介紹,近期非法集資案件呈現出新特點:比如參與人群由中老年群眾向多元化發展;從以往的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為主,變成有一定投資知識和經驗的群眾,甚至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群眾。

  同時,犯罪團夥出現集團化、專業化特點。有的涉案公司聘請專業運作團隊,組成專門隊伍虛構、包裝投資項目,介紹、遊説、引誘群眾投資,公司實際控制人與該團隊根據當天收到的款項,即時按三七至五五比例分成,群眾投資款項迅速被犯罪團夥成員層層瓜分。

  涉案領域由傳統領域向新興行業蔓延。以往的非法集資案件主要涉及農林牧漁、礦産資源、保健品、證券、房地産等傳統行業,但近年已波及電子商務、網路借貸平臺、股權投資基金等新興行業或領域。

  此外,犯罪手法隱蔽性、欺騙性和誘惑性增強,以所謂高科技、網際網路+等新模式模糊犯罪界限。

  聽到“高利潤” 要長個心眼

  老百姓該如何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呢?廣東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局警官給出了三招。

  高利有陷阱:要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産品的回報率,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我國法律規定,借貸利率超過國家公佈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另外,一個企業正常的年利潤一般不會超過200%,超高投資回報不可能維持太久,其中必有嫌疑。

  存疑多查詢:通過查詢政府網站,看該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准的合法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是不是國家批准設立的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産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該公司就存在疑點。

  親友勤溝通:對於陌生人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覆勸説,要多與其他懂行的家人、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問詢、商量,審慎決策,防止上當受騙,切不可抱有僥倖心理,盲目投資。

  如果實在無法判斷是不是屬於非法集資,除了以上的建議,老百姓還可以向政府金融辦、公安、工商、銀監等部門諮詢,把情況了解清楚後再作決定。發現有非法集資嫌疑的公司或人員,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騙你,是有劇本的!

  非法集資跟電信詐騙一樣,都有自己的工作手冊和內部培訓教程,稱之為“話術”,也是業務員在“遊説”投資者時的“劇本”,目的是讓你“心服口服”地鑽進陷阱。

  投資者:你們為什麼專找老年人投資啊?

  非法集資公司:只要有眼光有條件的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我們這裡有很多年輕的合作夥伴,只是現在他們要上班。人生百歲不是夢,你們在我眼中頂多就是中年人,還有大把青春。其實,你們比年輕人更有眼光,因為你們社會經驗豐富,考慮慎重。

  投資者:我考慮考慮。

  非法集資公司:考慮個啥?合作時間只是一年,不是十年,是短期借款,你想合作兩年,對方還不幹呢。這個項目,利息比銀行高,可以抵消通貨膨脹,又有銀行的安全性和保障性。這樣好的一個機會,不是輕易能遇上的。來,我幫你填,你看我們合作幾萬元比較合適呢?

  投資者:我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非法集資公司:商量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你今天來我們這裡全程參與,聆聽了這個合作會議,你都有疑難問題,回去之後,你問一個不了解、不清楚的人,對方可能比你更疑惑,怎能給你一個正確的合作建議呢?

  所以我感覺,在這裡能夠做決定的不是別人,是你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才比別人更了解這個項目。

  投資者:我沒有錢。

  非法集資公司:由於你沒錢,才一定要把握這樣的機會,因為這個合作項目是讓你賺大錢的。如果你是大富翁,把錢放銀行,一年才拿3%的利息,和我們合作,你一年可以拿到18%的利息,你比富翁多賺了6倍,和我們合作,你就有機會成為有錢人。

  投資者:有沒有安全性、保障性?

  非法集資公司:哦!原來你所擔心的也正是我所擔心的,我也想選擇一個長命百歲的企業,伴隨著我個人的發展,所以我進來這個公司的時候,也是很震驚。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公司與眾不同,這個企業成立僅幾年就可以達到這樣一個規模,實在不簡單。現在在進行三期工程,完成後估計年盈利達到3~5億元,你説這麼大一個企業,沒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能發展得這麼好嗎?今天能夠有這麼一個機會,是個緣分,也是一個機會。

  投資者:我怕把錢投進去拿不了本金和利息。

  非法集資公司:我們這麼大一個企業,如果客戶投進來的錢不能按期拿到利息和本金,你説他們會不會報警?我們還能不能順利地營業呢?顯然不可能的啊!在我們這裡合作,利息都是可以按期按時拿到的,絕對不會拖客戶一天的利息。現在我們已經營一年多了,本金到期都隨時可以拿走,如果你想繼續合作,就必須要續約。

  投資者:別的公司給的利息比你們高。

  非法集資公司:哇,你真勇敢!你今天還有這個本金拿,太幸運了,在我身邊,很多的朋友都血本無歸,多少高利貸害得別人家破人亡。現在我們不一樣,我們要求的是長遠、穩定、安全,當你的利息超過企業的利潤回報,已經失去了保障和安全性了,我們公司是在合理的利潤裏給予你的,你和我們合作就兩個字:放心!

  非法集資

  常見七招

  聚眾遊説投資——在市區重點區域派發傳單,以免費旅遊、贈送禮品等方式引誘群眾特別是中老年人群體到公司參觀、聽課,以擴大生産經營規模、加快企業發展步伐等為由,與投資者簽訂《商品購銷合同》等,許諾20%至30%的高額年化收益進行非法集資。

  開公司誘投資——利用在區域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的公司引誘社會公眾投資,編造吸引人的投資增值項目,許諾高額年化收益,承諾借款到期一次性返還本金,進行非法集資。

  開酒店分收益——利用投資連鎖酒店,將酒店經營收益權承包給投資者,投資者按投資額獲取酒店收益分配權,以此進行非法集資。

  誘你加盟網店——利用O2O(線上、線下一體化)網際網路創新項目, 聲稱將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商店中,讓網際網路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引誘群眾簽訂加盟網店投資合同,許諾高額回報進行非法集資。

  網路借貸融資——利用P2P(網路借貸平臺)通過發佈虛假的借款項目、標的,為自身融資,募集的資金用於不法分子投資房地産、股票、期貨或以高額利息放貸以賺取利差。

  投資基金公司集資——開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宣稱該公司經營項目經過國家相關部門認證,對投資者承諾高額回報,實施非法集資。

  辦銀行業務為由集資——假借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身份,以幫客戶辦理“打資金流水”等銀行業務為藉口,承諾支付高額利息,進行非法集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