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化創意産業:服務需求 蓄勢突破

  • 發佈時間:2015-07-22 05:45: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18日,全國電影票房單日突破4億元,年內第三次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單日票房紀錄,而且幾乎全部為國産片貢獻,顯示出我國電影産業迅猛的發展勢頭。

  不僅是電影産業,今年以來,我國文化創意産業主體數量不斷增加、市場日趨活躍,已經形成了“內部轉型升級、外部加速融合”的“內外雙升”發展態勢。文創産業正憑藉利用資源少、附加值高、就業率高的特點,打開巨大的發展空間。此前發佈的《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等政策的助力效果也逐漸顯現出來。

  從內部而言,文化産業自身發展蓄勢已久,已在開始醞釀內部的突破升級。産業內各細分領域之間的貫通融合需求更加緊迫,形式更為多樣,進而形成了文創産業突破發展的內生動力。

  以當下火熱的影視劇市場為例,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達203.63億元,而2014年的同期票房為137.43億元,增幅達48.2%,勢頭可謂迅猛。而一部電影核心優質的創意IP(智慧財産權),也不僅滿足於一次性檔期投放的大銀幕呈現,而是與出版、遊戲等行業打通,開發配套産品,形成聯動。在這方面,從年初科幻電影《三體》開拍,到最近《大聖歸來》上映,都採取了電影和遊戲聯動的開發方式;而熱播劇《花千骨》和《盜墓筆記》都改編自同名網路小説。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基於創意的聯動開發,已不局限于影視、出版等一兩個領域,而是擴延到動漫、遊戲、傳媒、演藝等更多空間。關聯的生産鏈條被不斷拉長,觀眾所能得到的體驗也更為充實豐富。

  從外部而言,在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網向各個行業快速滲透的背景下,在相關科技快速迭代的基礎上,以創新、創意、創造為特徵的文創産業也同時開啟了“換腦再造”。如“娛樂寶”等網際網路金融産品將影視投資的參與門檻降到個人,彈幕播放則滿足了年輕人看劇時的互動交流需求。

  這種變化不僅發生在上游的生産環節,還發生在下游的消費環節,如手機功能的不斷提升逐步改變了人們閱讀的習慣,讓新媒體和數字出版業等文化新業態快速擴容。在今年5月召開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基於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技術開發的觀影眼鏡、文化卡片等實物産品備受業界關注。

  在我國經濟發展增速換擋,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內外雙升”讓文化創意産業愈發顯露出勃勃生機。2015年深圳文博會參展商總數達到了2286家,報名參會的海外採購商有18542名,覆蓋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總成交額達到2648.18億元,比上屆增長13.9%。“我們要以文化産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表示,“要以提高文化開放水準為著力點,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