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趙啟華:養蠶致富帶頭人

  • 發佈時間:2015-07-22 03:33: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安徽省肥西縣山南鎮金牛社區的趙啟華,積極參加縣農廣校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從事栽桑養蠶業,單産畝桑效益在全縣最高,他一邊在家養蠶,一邊為周邊養蠶戶輔導,努力帶動廣大農民養蠶致富,先後獲安徽省農民創業致富帶頭人稱號、肥西縣拔尖人才,優秀科技特派員等稱號。他創辦的“肥西縣金牛蠶桑農民專業合作社”先後獲縣、市、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稱號。

  趙啟華在完成蠶桑生産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與蠶桑所科研人員的聯繫,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他先後參與和協助省蠶研所完成了合肥市重點科研計劃項目“家蠶灰黑蛾夏秋品種517*518示範及豐産技術研究”、合肥市重點科研計劃項目“優質高效蠶桑生産技術專家大院”、國家引智示範推廣項目“家蠶灰黑蛾品種517*518及配套技術示範推廣”等科研項目,承擔安徽省家蠶新品種的農村生産鑒定工作。不僅提高了其業務水準,同時也促進了肥西縣乃至全省蠶桑生産的規範化發展。

  2008年春,省蠶研所育成的家蠶新品種安排在該區域內與國家審定對照種進行農村對比實驗,該品種2009—2010年春季,在安徽省4個鑒定點開展農村鑒定,其中肥西縣為4個鑒定點之一,趙啟華主動承擔了該項工作。使得2009年、2010年春季的農村鑒定工作順利完成,並取得了圓滿的效果。從繭質調查平均成績可以看出,新品種的蟲蛹率、全繭量和繭層量均高於對照,萬蠶收繭量和萬蠶繭層量分別比對照高9.51%和8.12%,新品種優勢明顯,符合安徽省春用桑蠶品種審定的各項技術指標。現已成為全省春秋蠶鋦飼養的推廣品種,深受蠶農和市場的歡迎,並榮獲安徽省科技廳頒發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證書。

  針對肥西縣蠶桑生産品種單一,抵禦自然災害及主要病害能力差的實際情況,趙啟華通過調查研究,並實地考察,大膽引進推廣家蠶春用品種和抗逆性強的夏秋用灰黑蛾新品種。2007年中秋季,他首次帶頭在所屬區域示範推廣一代雜交種200盒,在飼養的前期遭遇持續罕見的高溫炎熱天氣,後期又遇到氣溫急劇下降的不利因素,這對家蠶的正常生理髮育帶來了極大威脅,蠶兒食桑緩慢,5齡期延長,病毒流行,給蠶農造成了一定損失,平均盒種産繭32.5kg左右。而夏秋用種則表現出發育快,蠶體大而結實,尤其是5齡餉食後表現更旺盛的生命力,成功經受了惡劣氣候的考驗,極少發生蠶病,獲得全面豐收。通過對示範點63戶134張種的飼養成績調查,平均盒種産繭37.8kg,比對照區高5.3kg,産繭量提高了16.3%。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下,該品種抗病抗逆性得以充分顯現。2009年肥西縣共養新品種1600張,盒種産量達到40kg,比全縣平均産量高12%,且蠶形大、繭質優,該品種深受當地蠶農歡迎,使得該新品種得以推廣。2009、2010年中秋蠶不僅在該區而且在全縣全部使用新品種。

  近年來在省蠶桑所、縣蠶桑辦、縣農廣校的支援下,趙啟華先後組織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15期,培訓蠶農800多人次,協助編制《桑樹病蟲害防治》、《家蠶主要蠶病及防治》及《家蠶飼養技術及現行生産用種簡介》等多個培訓材料,並引用多媒體開展新品種性狀介紹等,給蠶農播放講解,編印併發放“桑樹高産栽培模式”、“家蠶飼育技術標準”、“夏秋用家蠶品種性狀及飼育技術要點”和“家蠶品種性狀及飼養技術簡介”等明白紙6000余份。充分讓蠶農掌握桑樹高産栽培技術,提高桑園桑葉産量;掌握新品種飼養技術要點,保證了蠶桑生産的穩産高産,提高了蠶農規避風險的能力,增加了蠶農收入。

  為了有效地為蠶農提供産前、産中、産後的全方位服務,在縣蠶桑生産主管部門的幫助下,趙啟華在所屬區域率先成立了“肥西縣金牛蠶桑合作社”,在蠶區積極推廣“公司+蠶業合作組織+農戶”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形成了涵蓋蠶種訂購、農機配送、技術服務、鮮繭收購等全程服務的蠶桑産業鏈和利益共同體,帶動270戶農戶養蠶致富,2012年合作社産值1400萬元,效益28萬元。

  在規範蠶繭收購秩序,增加蠶農收入的同時,他積極引導蠶農充分利用蠶沙建沼氣池,節約能源,凈化環境,實現綜合利用;扶持企業利用蠶沙生産有機肥,為桑園和苗木花卉的發展提供有機肥,實現迴圈經濟。目前已建成沼氣池100多個,有機肥生産廠家一個,為蠶桑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另外還想方設法與外界聯繫,利用桑枝進行深加工,製成中藥材和食用菌的原材料,增加蠶農收入,在實現蠶桑産業增值增效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孫良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