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樂清非遺“五朵金花”

  • 發佈時間:2015-07-22 00:31: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世紀50年代,我國有一首對歌聞名全國,它曾由著名民歌手朱玲仙唱響北京,唱到莫斯科,1989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亞太地區民歌教材。這首對歌就叫《對鳥》。它宛如一陣清風,將樂清的鄉音鄉情吹向五湖四海。

  樂清不僅是音樂之鄉,更是百工之鄉。千百年來無數能人巧匠浸淫在這片山海之濱中,精雕細琢,創造出了以樂清細紋刻紙、樂清黃楊木雕、樂清龍檔、藍夾纈、樂清首飾龍這“五朵金花”為代表的輝煌燦爛的傳統民間文化。這五個項目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樂清細紋刻紙

  樂清細紋刻紙發源於樂清民間剪紙“龍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目前主要分佈在柳市象陽、北白象等鄉鎮。樂清細紋刻紙反映出浙南沿海和甌江流域的民俗,是古代甌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剪紙的南宗代表”。樂清細紋刻紙選材以傳統題材為主,包括花卉、鳥獸、戲曲人物、神話、山水等,各種傳統圖案紋樣在幾平方釐米大的紙上顯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刀法工整細膩,圖案細如髮絲。2006年被選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9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樂清黃楊木雕

  樂清黃楊木雕是著名的浙江三雕之一,被譽為華東一枝花。其製作在元、明時期已初露端倪,清初開始影響逐漸深遠,距今已有650多年曆史。樂清黃楊木雕屬於小型圓雕藝術,以珍貴的黃楊木為材質,黃楊木質地堅韌,紋理細膩,形態穩重,色澤鮮潤光亮,雕刻以後隨著年代久遠其色漸漸由淺入深,愈顯古樸端莊,沉著文雅。樂清黃楊木雕題材以人物為主,作品主題突出,造型生動,雕刻精巧,層次分明,于精雕細刻中不乏寫意流暢。2006年6月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樂清龍檔

  樂清龍檔是樂清西鄉傳統的民間燈彩遊藝活動,據傳始於明代,每年正月初十上燈至十七夜落燈,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樂清龍檔全長20—40米,製作一條完整的龍檔需900多個工作日。樂清龍檔整條龍身由檔頭、檔尾、檔背及擋板組成,其中亭臺樓閣一應俱全,山水花鳥活靈活現,飛禽猛獸神態各異,各類人物惟妙惟肖。雕刻完工後,整條龍檔一律漆上朱紅,貼上金箔或紅、黃、藍、綠、紫各種色彩的箔紙。最後把燈籠放置在擋板中間,並在旗桿頭和八寶槍上挂絲繡彩旗,在檔頭、檔尾插上龍鳳旗。龍檔出遊,金碧輝煌、溢彩流光,加之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氣勢一派雄偉。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藍夾纈製作技藝

  藍夾纈是古代夾纈的一種,藍色印染的一種棉織物品,曾是浙南地區民間最普遍的日常用品。藍夾纈具有濃郁的傳統民俗氣息,被譽為“藍花布上的崑曲”,是雕版印染的活化石。藍夾纈程式繁多,主要分為制靛、製作雕版和印染三步。樂清因獨特的地理環境,尤其是城北、白石一帶坡高、水好、氣候及土壤適宜等優勢,所以在藍靛的種植方面尤為出名。藍夾纈印染,過去基本上各村、鎮都有,現印染師傅所剩無幾,能恢復染坊,重操舊業的只有中雁村的陳松堯和柳市的張承桃。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樂清首飾龍

  堪稱“中國一絕”的首飾龍起源於樂清沿海人民元宵節祈福用的龍船,已有400多年曆史。首飾龍一般長4.5米,高3米,寬2米。前有龍頭後有龍尾,中間“龍身”上有5—7層樓閣。外部以細紋刻紙裝飾,內部樓閣上有70多個亭臺,亭臺內共有近300個綢塑人物。整個龍燈裝有木製齒輪傳動裝置,所有戲曲人物皆栩栩如生,艄公搖櫓、農婦織布,讓人拍案叫絕。首飾龍出遊,金碧輝煌、美輪美奐。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