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關實現五大區域通關一體化

  • 發佈時間:2015-07-21 15:29:4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7月1日起,海關正式啟動跨區塊之間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區區聯動”工作。今年上半年,海關已經實現了5個大區的通關一體化。據悉,全國一體化通關管理格局正加緊推進,屆時企業可在全國任意海關辦理所有海關手續,海關執法更統一。

  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惠及企業

  “海關現在實行的叫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主要是通過加強自身的改革,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促進貿易便利化水準的提升。”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在7月1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據測算,以一個40尺進口海運集裝箱從上海外港運至蘇州地區為例,一體化模式下通關費用較轉關模式下減少了27.49%。

  去年以來,海關先後啟動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海關、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東北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實現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在全國42個直屬海關的全覆蓋,形成了5大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板塊。

  為強化跨部門、跨區域的內陸沿海沿邊通關協作,完善口岸工作機制,實現區域通關一體化,國務院在今年2月發佈了《關於印發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方案的通知》。所謂“三互”,是指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同時推動的還有“單一窗口”、“一站式作業”等機制。

  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在海關的全面推開,有利於簡化海關通關監管手續和流程,提高監管效率和效能;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以往需在多關辦理的手續可在一關統一辦理,省去企業往返奔波之苦,降低通關成本和費用,使企業省時、省力、省錢。“通關一體化後企業可以憑電子放行資訊直接從口岸提取貨物,不需使用監管車輛運輸。運輸方案可以不再受監管運載工具限制,可以有更多選擇。更重要的是節約了運輸成本,比如從青島到霍爾果斯的陸運成本,每個集裝箱會降低一兩千元。”中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報關部經理劉文朋在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兩個中心三個制度”將實現

  全國通關一體化

  “實現全國一體化通關,主要是通過打造‘兩個中心,建立三個制度’。”在談到海關今年的下一步工作任務時鄒志武表示。

  所謂“兩個中心”,是指要設立一個全國海關的風險防控中心和全國海關的稅收徵管中心。通過實現集中的風險防控和稅收的集中統一作業,使同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海關面對統一的海關監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統一的通關便利待遇。也就是説,企業面對的將不再是具體的某一個海關,而是全國海關這個整體,這是兩個中心的概念。

  所謂“三個制度”,是指將改革現行的申報制度、稅收徵管方式的制度,以及改變以往以罐區為區塊的監管模式。改革申報制度,是要實施貨物通關“一次申報、分步處置”。前期比如船舶、飛行器或者汽車等運輸工具進行申報以後,向海關傳輸簡單申報的數據,海關經過準入風險的分析,就可以先放行,不用等到所有的項目申報完畢再放行。貨物放行以後,企業再做完整的申報,海關完成稅收徵管。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企業貨物存留在港口、碼頭、場站的時間,大大提高通關效率。

  原來企業報關報稅,應該是票票過篩,每一票都要審價、歸類、計徵稅收,現在通過改革徵管方式,主要靠企業自報,自繳稅款。海關實行批量審核和稅收稽查方式,監督稅收入庫。

  原來42個直屬海關,每一個關都自成體系,所有業務都是一個關完成。下一步按照全國不同的類型,建立若干功能型海關。通過海關的改革,一是體現貨物通關,進一步提速,企業辦事手續進一步簡化,成本進一步降低;二是海關的執法也將更加統一。

  據了解,全國一體化通關管理格局的形成,將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順應物流發展趨勢,降低企業通關和經營成本,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如,將稅收徵管放在貨物放行後,將極大地改變貨物通關作業集中在口岸現場的情況,絕大多數貨物可以直接在口岸放行,從而有效減少貨物滯港情況、加速貨物流動、節省相關費用。全國海關一體化運作後,加上通關全程無紙化,企業可以減少在不同海關之間的奔波,實現“足不出戶、指尖通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