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小學生也為課外輔導所累?小升初家長壓力大

  • 發佈時間:2015-07-21 09: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信蓮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綜合媒體報道,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中國不少家長在孩子剛進小學就給他們報名各種輔導班,這些課外輔導費連同學費佔據不少家庭開銷的一大部分。而鄰國日本的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如何呢?通過日本文部科學省的數據,重視學歷的日本人非常關切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否能進名牌大學,父母們在子女小學時就要承擔高額的“校外學習費”支出。

  日本的小升初也沒那麼簡單

  日本的小學分三類,一類是公立小學,一類是私立學校,還有一類是國立小學。公立和國立都是公辦的,但不同的是,國立一般是一些不錯的大學,或者醫學院的附屬小學。所以,在日本,孩子們要上公立小學是不需要考試的。但是如果要上國立或者私立小學,是需要考試的。

  而國立小學因為是公辦,但是教學設施先進,收費又便宜,所以國立小學的考試競爭是最大的。而私立小學因為學費昂貴,是富裕家庭的選擇,也需要先進行入學考試。

  選擇報私立學校或者國立學校的家長們就會開始給孩子報一種特殊的補習班。這種補習班授課的內容是完全很對入學考試的,有筆試,有運動,有團隊協作能力,如何面試等。一個月的學費大約是1000多人民幣。還會有模擬考試。

  這種補習不限于幼兒園升入小學,還面向準備參加小升初、中考以及高考的學生。雖然日本初中屬於義務教育,不需要入學考試,一般採取就近入學的方式,但部分國立初中(主要是國立大學附屬的初中)和私立初中則需要考試。

  每年進入7月,日本的中小學校也進到了“夏休”(每年7月21日至8月31日)。與每年新學年開學前的3月份一樣,這成為了日本各個課外輔導機構招生廣告最頻繁最多的兩個月份,打開幾大日本的報紙,或收看電視、地鐵車站內,都能看見形式不一的招生廣告。內容多是介紹該輔導機構的輔導方式和學習方法、招生對象、考入有名的公立私立高中學校或大學的學生人數、舉出某些學生經輔導後提高的分數等等,與中國的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總體看起來並無本質的區別。

  根據日本官方統計,按年收入統計,年收入不足6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萬元)日本家庭的平均教育支出為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元)左右。與之相比,年收入超過1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家庭教育支出則大幅度漲到56.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其中補習班等校外活動費用佔到46.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萬元)。

  課外輔導班為何這麼火?

  日本人非常重視學歷。很多大公司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時,都以其畢業的大學是否是名牌大學作為重要的衡量標準。因此,孩子能否進入名牌大學學習成為家長關心的大事。

  出於對未來的考慮,許多家長寧願放棄實行“寬鬆教育”的小學和中學,把目光轉向教學嚴謹的私立小學和中學,尤其是名牌大學附屬的私立學校,因為孩子如能考入名校的附屬學校,日後進入名牌大學的機會也大。

  而日本的公立學校只是按部就班地依照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並不刻意追求升學率。但是“學歷社會”之弊,讓私立學校進行的就是“應試教育”。無法進入私立學校的學生,只好在進入補習班和請家庭教師方面付出額外費用。

  據調查,現在日本小學生中大約40%的學生上補習學校,到了初中增長到65%。在私立小學就讀的孩子中約70%的學生參加課外輔導,補習費用是每年2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公立學校只有39%的孩子參加,補習費用是每年1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000元)。而到了初中這個現象發生了變化,大約71%的公立學校學生每年支付補習費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而私立只有53%學生支付2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萬元)進行補習。

  日本關西華文時報社社長黑瀨道子的女兒小升初前也曾參加課外輔導,她説:“日本公立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普及基本的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些學生想去考比較好的、學習要求比較高的上一級學校,只靠在學校裏的學習,很可能是考不上的。”遍佈日本、面向中小學生的課外輔導班,也由此應運而生。”

  學生也要為了更為理想的成績而奔波于各式各樣的私塾或補習班。特別是在每個學習階段的關鍵時期(如面臨畢業的小學五、六年級,中學的三年級),這種“硬性”需求自然會增加孩子的學習費用。黑瀨道子説她的孩子上小學去的輔導機構是在最後六年級時,一個月達到8萬日元(現在約合人民幣4000元)。

  儘管補習費用高,但是日本大多數家長不會吝惜。“日本小升初的難度比中考還大,這時拼一拼,將來就可以省心很多。”筱原是一名主婦,她的女兒正上小學。日本《東京新聞》認為,龐大的學習量和壓力令面臨小升初考試的小學生甚至吃不上安心的早晚飯。

  看來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上,日本的“虎爸虎媽”們同樣得花不少錢。(信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