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升初”就近入學“卡”在哪 ?

  • 發佈時間:2015-07-16 02:32:2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南京一所名校的“小升初”考試,上千名家長蜂擁送考的震撼場面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而在此前不久,鄭州也有近4萬小學畢業生爭先恐後為進入名牌中學參加考試。

  近兩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但“新華視點”記者在廣州、上海、南京等城市調查發現,多地仍頻頻出現“小升初”趕考現象,一些民辦名牌初中和外語學校更成為擇校的熱門之選。

  名牌初中招生比例達14:1,為規避政策花樣翻新

  從2014年至今,教育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小升初”免試。2014年初,教育部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實行單校或多校劃片,或學區化辦學,以進一步落實《義務教育法》規定免試就近入學要求。2015年5月,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又一次提出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破解擇校難題。

  全國各地也大力規範“小升初”招生。如北京取消共建,實行劃片入學,廣州叫停公辦外國語學校和民辦初中筆試招生。可是,今年,各地的“小升初”還是出現了各種亂象。

  ——一些民辦初中為“掐尖”舉辦考試。

  在鄭州,近4萬小學畢業生參加了6月27日、28日舉行的鄭州市區民辦初中“小升初”階段性評價,一些熱點民辦初中的參評學生和招生計劃的比例高達14:1。

  在廣州市,教育局規定,民辦初中必須從7月1日起接受報名。然而在此之前,很多民校已經開始“暗招”。一些家長告訴記者,多數民校根據各類杯賽的排名招收學生,還有一些則借助培訓機構組織考試進行招生。早在6月25日前後,很多孩子已經收到熱點民校的錄取通知。到了7月1日,一些違規提前招生的民校再把已經選定的苗子叫回來“走走形式”,完成註冊交費。

  ——外語類學校成政策“例外”。7月4日,2015年南京外國語學校英語能力測試開考,2500多名小學畢業生報名競爭320個名額。記者在現場看到,測試採用全英文考題,涉及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資訊技術、音樂、美術等課文內容及知識,錄取比例約8:1。

  外國語學校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産物,當時由於國家缺乏外語類人才而開設,因此不管在基礎教育或高等教育階段,一直保留了選拔外語類人才的“特殊通道”。然而,如今外語類人才已經相對飽和,外國語學校的招生特權成為阻礙教育公平的最後堡壘之一。

  ——變相“考試”花樣翻新。廣州自去年開始叫停民辦初中“聯盟考”,要求改為面談。廣州市教育局民辦教育處一位處長説,面談時不能出現考試的內容,哪怕是“一加一”這樣的題目都不允許,可以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式思維題等。但一些民辦學校在面試中還是利用原來筆試出的那些題目,只是需要口頭答題。

  上海一位今年升入某民辦初中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小升初’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孩子在四五年級的學業等級、競賽成績等,如果不是‘全優’,沒有證書,連面談的資格都沒有。”

  “升學率”成擇校熱最大動力

  據記者調查,一些公立名校和民辦學校在中考上的“優異”表現,使得“小升初”的擇校熱動力十足。

  上海陳女士的女兒去年就近進入一所普通公立初中,雖然上初一的女兒在班級裏成績優異,但陳女士夫婦依然憂心忡忡,家裏老人更是焦慮得徹夜難眠。“很多人告訴我,進了普通初中,即便學得再好也很難升入重點高中,更難考上名牌大學。”

  而一旦進入名牌學校則完全不同。“進入南京外國語學校就是未來前途光明的保證。”家長丁女士告訴記者,進入“南外”初中就有很大幾率能進“南外”的高中部,而“南外”本部高中一年畢業生400多人,其中200人保送,200人出國,只剩下幾十個學生需要參加高考。“有保送、出國、高考‘三保險’,家長怎能不趨之若鶩?”

  通過招攬優質生源,一些民辦初中的中考成績日益突出,反過來進一步成為家長和學生的熱門選擇。上海虹口區一名校長表示,民校有招生自主權,使優秀學生在民辦學校相對集聚。這種資源分配的不公平現象,使很多民辦初中在中考成績上優於公辦初中,引發家長瘋狂擇校。而部分公辦初中由於不滿意這種生源選擇上的劣勢,也會採取設定特長班、興趣班等方式參與生源的爭奪。“這樣一來,免試就近入學就難以真正落到實處。”

  6月29日,廣州市教育局公佈了8所被認定為違規招生的民辦學校,並處以通報批評乃至減少明年招生計劃10%-20%的重罰。但事實上,違規招生的民辦學校遠不止這8所。

  廣州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很無奈,“只要涉及違規招生,我們查實一個,處罰一個。但因為很多線索都是舉報人匿名用公用電話投訴,根本找不到確鑿的證據。”

  專家認為應取消招生特權,進一步推進教育均衡

  專家認為,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免試入學關鍵在於進一步推進教育均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不要把外國語學校變成留尖子生、掐尖子生的基地,更不要把外國語學校辦成出國預備學校。”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紅説。

  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取消外國語學校的招生特權。廣州在去年禁止外國語學校“小升初”筆試基礎上,今年再次嚴格招生,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方式從“指標分配到區+面談”調整為“指標分配到區+電腦派位或抽籤”。

  而民辦學校的招生規範一直在社會上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民辦學校應該享受招生自主權,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必須免試,但民辦學校可以自己選擇招生方式;但是更多的專家則認為,無論是公校民校,只要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都應該遵守義務教育法,嚴格免試就近入學。

  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認為,“‘小升初’考試升學,意味著從小學、初中開始就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無疑是強化應試教育,扼殺孩子創造力。”他建議,應把熱點民辦初中也納入電腦派位招生範圍,義務教育階段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試,讓所有學校的生源趨於均等化,才能為教育均衡發展奠定基礎。

  義務教育就近入學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一些專家認為,推行就近入學的前提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但我國優質校和薄弱校之間差距很大,有的還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表面上是擇校問題,根子是社會選擇。”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專家、特級教師傅祿建認為,優質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靠教育部門行政手段來調節,往往是難以遏制這種客觀需求的。我們不僅要把新辦的普通學校儘快辦成家門口的好學校,還要改革教育評判考核機制,真正強調學校的辦學品質、特色,而不是看學科成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