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場,一扇展示本土文化的窗

  • 發佈時間:2015-07-20 23:29:5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伊萱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承載了南京民航41年曆史的大校場機場將於本月底搬遷至六合機場。根據計劃,大校場機場的飛機跑道將予以保留,改為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將來可以作為展覽和群眾活動的場所,平時則作為大型的公共廣場。據介紹,這一機場被寓意為“城市客廳”,兩側將建設水運文化公園、神機營廣場,沿跑道兩側還計劃建設文化中心、博物館和體育館等設施。

  雖然大校場機場已經“功成身退”,但它用另一種方式繼續與萬千市民分享記憶,展示了一段歷史和一種文化。

  説起機場文化,在世界各國機場建設和經營管理中,機場服務流程、操作流程、設施設備的一致性,以及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知的無差異性,最終造成機場同質化趨勢日益明顯。 而文化作為一座城市獨有的符號,在城市建設規劃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機場作為城市的窗口,應當成為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即不僅在外觀上具有鮮明的特徵,更應該在航廈內和服務上突出民族文化及地方文化特色,利用國內外旅客進出港的優勢,充分加以體現。

  獨特的文化形象有助於提高旅客對機場的辨識度和認同度。當機場的文化服務産品能被公眾接納並喜愛的時候,機場既提供了超值服務,提高了旅客的滿意度,也將成為更多出發和轉机旅客的第一選擇。文化服務産品正是抓住了旅客的心理需求,提供了超越旅客期望的服務。

  放眼全球,如南韓仁川機場的傳統文化體驗、新加坡樟宜機場人與自然和諧的花園式體驗、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全球首座永久性機場圖書館體驗、北京首都機場開展的“文化國門”活動、上海浦東機場的國內首座機場博物館體驗等,文化體驗活動已逐漸成為各大航空樞紐的形象特徵。

  不可否認,獨特的文化形象有助於更好地發揮機場的傳播平臺作用。建成一個高品位的文化機場,其綜合影響力將遠遠超過建成一些大型歌舞劇院、大型博物館、大型會展中心的影響力。機場作為公共交通節點,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將更好地發揮其作為地方乃至國家“名片”的作用,成為重要的宣傳窗口,向外展示形象,通過文化體驗吸引更多的旅客來到機場。

  我國福建省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與台灣同胞的密切交流,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閩臺文化。福州機場作為福建省的省會機場,不僅是福建連通東南沿海地區以及對臺、對外重要的交通樞紐,還承擔了傳承和弘揚福建優秀文化的社會責任。

  2014年12月,福州機場旅遊文化長廊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讓旅客在購物的同時,盡情感受福建茶葉大省、福州壽山石等特色文化。旅遊文化長廊包含八閩文化展示區、咖啡文化區和甜品休閒區3個區域,集文化展示、體驗、互動、休憩、娛樂、銷售等於一體。八閩文化展示區以閩臺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為核心,有藝術文化館、旅遊文化館和數位文化館三大主題館。其中,藝術文化館是以福建文化藝術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展示館,以福州脫胎漆器、福州壽山石、福建“仙作”紅木、福建德化瓷、書畫藝術家極具觀賞性的作品為主;旅遊文化館以福建文化旅遊八大片區之特色為主題,主要展示了閩南文化、紅色文化、閩都文化、媽祖文化、土樓文化、畬族文化、朱子文化、茶田文化等特色旅遊項目;數位文化館將數位科技展示與體驗相結合,內含數位産品展示、視聽體驗、遊戲互動、先進投影體驗。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機場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建設文化機場必須符合國情,滿足城市、機場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