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解秸稈焚燒難題有新突破湖南示範推廣農業廢棄物生化處理制肥

  • 發佈時間:2015-07-20 09:11: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農業生産每年産生7億噸秸稈,約5億噸是通過自然焚燒還田,直接産生9億噸二氧化碳,這不僅給大氣污染治理帶來嚴重挑戰,還是一種潛在的資源浪費。7月14日,湖南省農業機械化秸稈還田現場演示會在長沙縣黃花鎮舉行,以“碧野制肥機”為核心的農業廢棄物生化處理制肥系統現場示範,使破解秸稈露天焚燒難題取得新突破。

  農業部等部門在最近印發的《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中提出,要禁止秸稈露天焚燒,推進秸稈全量化利用,到2030年農業主産區農作物秸稈得到全面利用。作為水稻主産業區,長期以來,湖南的水稻秸稈八九成都是露天焚燒,如何既減少污染,又變廢為寶?以往,湖南機械收割秸稈、機械粉碎還田已經可以同步進行,但機械制肥暨農業廢棄物生化處理制肥系統新研發長期沒有取得進展。湖南農業部門一直引導相關企業加快研發,歷時5年,長沙碧野生態農業科技公司成功研發了“碧野制肥機”,助推湖南省農機局在今年推行“秸稈處理和利用全程機械化操作”。

  記者在演示現場看到,早稻機收、稻稈粉碎還田、翻耕實行一體化操作,10分鐘時間,一台半喂入收割秸稈粉碎機將一畝田“收、碎、耕”任務全部完成。一些農戶願意稻稈回收,農機可以邊收割邊將秸稈自動捆紮,送到“碧野制肥機”進行快速無害化處理,現場轉換成優質有機肥。據湖南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站長王洪明介紹:“‘碧野制肥機’這套系統已在湖南、浙江、重慶、貴州等地推廣使用。秸稈處理時間短,可使廢棄物完全發酵、分解、除臭、凈化、濃縮。一套設備可以年處理3000-5000畝農田産生的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可年産有機肥2000-5000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